芜湖市公安局三山经济开发区分局峨桥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引领各项工作,充分利用警民联调、警群联动等方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按照“大事不出派出所,小事不出警务区”的标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近年来连续化解多起重大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赢取了辖区群众的称赞。该所社区二队队长、岳山社区民警张承刚峨桥派出所围绕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依托“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总结提炼出“四个突出”矛盾纠纷化解法,使矛盾纠纷见之于早、化之于小、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拓宽了矛盾纠纷调解的新路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突出亲情,人情维系法。2021年8月5日,峨桥派出所辖区龙湖街道杨村村民杨某谷请洪某明用挖掘机帮助修路时,不慎将路边杨某宝祖坟挖损一角。按照当地风俗,损坏祖坟是大忌。杨某宝一家闻讯赶到现场,对杨某谷、洪某明大声训斥,并要求依照当地风俗进行补救。当晚,杨某谷、洪某明与杨某宝商量补救事宜。杨某宝提出高标准维修祖坟,邀请家族人员办理酒席,以挽回颜面等要求,并要求洪某明将挖机停放在祖坟旁边,近期不得开走。当晚双方就补救事宜商谈未果,夜里洪某明将挖掘机开走。第二天,杨某宝发现挖掘机不见了,再次与杨某谷发生争吵。杨某宝在外地的姐姐弟弟等亲友闻听此事,纷纷表示要回老家来找杨某谷理论,并扬言杨某谷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绝不放过杨某谷。杨某谷认为对方要求太过分,表示无法接受。8月7日早上,杨某宝与杨某谷再次发生争吵,村干部打电话报警。社区民警张承刚到场了解情况后,通知双方到派出所调解处理此事,并电话通知洪某明参加调解。民警分别与双方进行交谈,并在村干部口中得知杨某宝与杨某谷是不同宗的堂兄弟。民警在调解中,一再强调亲友之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不能因这件事而生分,大家同在一个村子,今后还要见面。正是利用亲情这根纽带,将双方的分歧逐步缩小。经过4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至此,一起可能引发家族争斗的重大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二是突出协作,警民联调法。家住峨桥镇丰裕村强楼组的汤某与盛某是邻居。汤某扔在自家门口的垃圾,经常被风吹到盛某家门口,盛某为此多次提醒汤某注意,汤某听后非常生气。2022年1月19日早上,汤某随手把一袋垃圾丢在门口就出门了,由于垃圾袋破裂,里面脏水流到盛某家门口。盛某非常愤怒,到村子里找到汤某理论。汤某认为这是个小事,盛某不应该当众训斥她,两人为此吵了起来。汤某用手机拍摄盛某骂人的视频,盛某气得上前抢手机,不小心将手机摔坏,双方因此发生揪扯。社区民警张承刚接到群众报警后,将双方当事人带到警民联调室,与人民调解员一道对此事进行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民警对汤某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
三是突出时机,暂时冷却法。峨桥镇防汛重点项目峨溪河排洪新站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为江苏某水利勘测设计公司。该工程项目部位于峨桥镇浮山村强湾组附近,施工时负责运输各种机械的重载车辆造成该村民组道路损毁严重。村民为此多次向施工方反映,该公司声称施工车辆没有经过该村民组,如果村民发现有施工的重载车辆,可以拦下车辆,让车辆承担赔偿义务。2021年11月6日凌晨4时许,一辆运输电机的重载车辆被村民发现并拦下,其中两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车前放了一条长板凳,并坐在板凳上,不让车辆离开。车辆驾驶员向公司汇报。公司负责人陆某赶到现场,与村民代表商谈未果。陆某表示如果村民再这样下去,他们将报警要求抓人。村民们听后怒气冲天,把该公司项目部大门堵住,不让车辆进出。陆某见情形不对,立即打电话向社区民警张承刚求助。张承刚带领两名辅警赶往现场,公司方面认为群众堵路是违法的,要立即将人抓起来。民警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暂时将矛盾焦点冷却处理,组织村民代表与公司负责人进行协商,并表示事情不处理好,绝不离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协调,该公司最终表示负责维修受损的路面,并给予适当补偿。2021年12月中旬道路修好,村民纷纷对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是突出法治,法制宣传法。2021年3月26日下午,峨桥派出所接110指令,辖区某职业技术学院有女生被打。张承刚带领辅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当事双方女生情绪失控,都在哭泣。双方父母均闻讯赶到现场,并都在互相指责对方小孩,情绪非常激动。民警经过调查,了解到报警人何某和对门寝室的女生强某因为琐事引发轻微肢体冲突,双方均有过错,但父母均在一旁指责对方。民警现场进行法制宣传,告知双方不要错误地给孩子撑腰,要让孩子明事理、懂法律、知敬畏。民警耐心细致地劝解双方,希望她们友好相处,遇事冷静,不能冲动,最终双方言归于好。同时,民警要求校方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件件是大事”的意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好学生中的小摩擦、小矛盾,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程依宝 张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