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当前村重点工作和实际情况,以“大走访、大摸排”为基础,谋划出“开门一件事”。通过开展清沟渠、治野塘、捞污物系列活动,让乡村环境“靓”起来。
清沟理渠,为农业生产提供“生命源泉”。新庄村是山水相间的鱼米之乡,辖区内河塘沟渠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沟渠水草丛生,淤泥堆积,使得沟渠堵塞“活水”变“死水”,每当到汛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切实改变沟渠堵塞的情况,提升乡村水文环境,新庄村党委开展“大走访大摸排”,对辖区内沟渠进行详细的勘察,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通沟渠“脉络”。目前,新建维修节制闸8座、桥梁3座,水塘、沟渠清淤10余处、铺设涵管100余处。通过此次行动不仅改善了沟渠的环境面貌和水质,也为群众发展农业生产上足“保险”。
强化责任,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为了全面落实水域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水域环境。根据村级“河长制”工作要求,一是强化责任主体,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对辖区内沟渠、池塘进行详细合理划分,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强化巡查整治力度,组建以村“两委”干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志愿巡查小分队,定期巡查水域环境,对向沟渠、池塘内乱扔乱倒、污染水质、阻塞沟渠畅通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三是组织清理人员队伍常态化清除水域漂浮垃圾。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三会一课、LED显示屏、网格群、微信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水资源意识。(汤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