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泛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在路上,远远地就能看见一个穿着橙黄马甲的身影,正努力地清扫堆积在乡道上的树叶……这是村民辛忠和在忙碌着。辛忠和是汊河镇天河社区居民,从事着村里公益岗位的打扫卫生工作。这份稳定的工作,让他感到十分心安。“已经上班二年多了,很适合自己,离家近,工资发放也及时。”辛忠和说,老伴肢体残疾并且生病在家,他上班的同时还能就近照顾自己的老伴,很满足。
2014年,辛忠和一家通过自主申请,被识别为贫困户,村居给他们申请了兜底保障,同时还给她妻子办理了慢性病证和残疾证,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助,生活环境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让他能继续创收,自食其力,村里还根据情况推荐了公益岗位给他。“村里那天来人说给我找个在家门口的工作,就是搞搞卫生,问我可中,我当时就说中,能赚钱还在家门口多好的事情!”提起这事,辛忠和脸上还挂着激动的笑容。
其实,辛忠和只是受益村民中的一员。近年来,汊河镇针对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户、重点关注对象等就业困难群体,通过深挖岗位、搭建平台、落实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在岗位开发上,该镇充分依托村居干部逐户排查并对公益岗位需求情况开展摸底调查,根据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失业动态,鼓励各村居开发有针对性的公益岗位。按照“谁开发,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对公益岗位工作进行量化,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范围、上岗时间,确保工作有人干、考核有依据。同时,镇乡村振兴办不定期、分时段对在岗情况、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核查。
今年以来,汊河镇累计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52人次,其中,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31人。公益岗位已然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