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高照。在蒙城县坛城镇戴园村村民马某家的院子里,村干部和马某同坐小板凳,围在一起。“老马,你对今天的处理结果满不满意?”一位村干部问道。“可以,我非常满意,今天我心里这个疙瘩总算是解开了。”
马某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产生纠纷,对村两委干部多次处理的结果均不满意。为此,坛城镇成立工作专班,多次与他坐在一起面对面,促膝谈心,找原因、查症结、寻方法,经过耐心疏导、真情感化,终于解开了他思想上的“疙瘩”。最终,村干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十余人,现场参与宅基地边界确定过程,明确了双方争议的界限,马某对处理结果心服口服。
“这种干部与群众同坐小板凳,点对点、面对面,听心声、解心结、暖心窝的矛盾纠纷处置方法,既融洽了干群关系,也走出了一条为民解忧的新路径。”坛城镇副镇长杨兵说,通过与群众同坐小板凳,拉近了干群关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助我家解决的‘大难题’。”12月20日,楚村镇侯洼村村民卢某某将一幅“尽职履责服务为民”的锦旗送到村干部手里。
原来,卢某某与同村村民发生经济纠纷,经法院判决后,
因不满意处理结果,多次上访。楚村镇及时将卢某某反映问题纳入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台账,启动“5+N”联合会商机制,组织综治中心、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农业综合服务站,对该信访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提出解决路径和化解方案,最终成功化解。
“‘5+N’联合会商机制,整合部门资源,集中研判、合力化解,有效推动了信访案件化解。”楚村镇政法委乔艳林告诉记者。
今年11月份以来,蒙城县以开展信访工作“四下基层”为载体,以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为抓手,对排查出来的信访事项,根据需要建立相应工作台账,并按照“三位一体”要求,逐件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据统计自专项行动以来,全县初信初访量同比下降9.5%,群众满意度在97%以上。(王浩 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