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砀山县采取多项举措,扎实推动卫生健康民生工程实施,筑牢群众卫生健康屏障,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密基层医疗“保障网”。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和砀山县实际,在基本达到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补齐短板,重点修缮基础设施、更新补充医疗设备及医务人员培训等,规范建设业务用房,做到规模适度实用、功能分区合理、设备配置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相适应。截至目前,全县116个村卫生室、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培训乡村医生803 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医进修 114 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1人。
撑起妇幼健康“保护伞”。开设妇幼保健培训班,为相关医务人员开展妇幼保健、科学育儿、优质服务等方面业务培训。县、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格化管理人员借助“互联网+妇幼健康”技术,为群众解疑答惑。加大对免费婚检、增补叶酸及孕前优生、免费产前健康检查等政策宣传力度。实现婚检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撑起妇幼健康“保护伞”。截至目前,该县已为10275名女性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服务,完成婚检9504人、孕前健康检查3548对、产前筛查4179,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筑牢职业健康“防护墙”。聚焦重点难点,扎实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体检服务、执法和宣传等工作,不断推动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2021年,全县组织开展职业病健康专题讲座13场,印发宣传用品10000余份,开展现场职业健康宣讲1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企业60家,下达整改意见书60份;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项目15个,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0个。截至10月中旬,该县职业病监测信息共计上报 150条,完成率达100%。
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保障网”。出台《砀山县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部门职责,完善托育服务相关工作规范;联合出台《砀山县普惠托育服务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各部门沟通协调,探索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家庭为主、社会参与”的服务供给体系和婴幼儿照护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提供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和注册登记的托育机构共4所,2021年新增托位268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49%。(通讯员 李艳龙 郭盛龙)(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