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灵璧95后大学生的创业路
来源: 王庆明 2021-12-22 09:54:09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位于马鞍山市长江路旁边的一幢六层高楼,远远望去,灯火通明,走近看,门庭若市,这是市内新开的一家酒店——友家智慧酒店。这个酒店的主人是裴英杰,1997年11月出生的他,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帅气干练,皮肤黑里透红,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经历磨练的人。

裴英杰出生在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干部家庭,父亲是原灵璧县向阳乡派出所教导员,对儿子慈爱有加,母亲贤惠持家,家庭衣食无忧,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理能力强,学习积极上进。可是天不随人意,2013年3月的一个深夜,灾难降临,他的父亲突然离世,打破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当时,15岁的裴英杰正在灵璧县第一中学高中一年级读书,成绩优异,家人都寄予厚望,希望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能顺利考取全国一流重点大学。自从父亲走后,他整天萎靡不振,听不进去课,学习没心思,偶尔还偷偷借酒消愁,经常深夜捂在被窝里痛哭。为了安慰母亲,只能强装无事,就这样煎熬了一年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后来,在亲友和师生的开导下,裴英杰总算走出了失去父亲的阴影,开始用心学习了,可是为时已晚,只剩下高三一年的时间了。2015年7月,高考分数出来了,刚达本科线,从此步入大学校园。

上了大学,受到了更高等的教育,裴英杰锐意进取,刻苦努力,同时和广大青年学生一样,都有一颗爱国之心。2016年下半年,国家在大学生里征兵,他踊跃报名参军,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顺利通过,最后征得个人意愿,经组织考察,被分配到既边远又艰苦的四川凉山武警部队。一到部队,裴英杰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刻苦钻研业务,力争尽快提升能力。聪明能干的他很快被部队委任为通讯员,经常独自处理连里的复杂日常事务,由于做事认真周到,表现出色,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两年义务兵一转眼过去了,部队生活虽然短暂,但是裴英杰的综合素质却得到很大的提升。2018年他光荣退伍,回到大学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特别在预防火灾演练活动和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为协助抗疫做出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磨砺,裴英杰渐渐走向成熟。儿行千里仍挂牵着母亲,因为妈妈是这个家唯一的劳动力,一边打零工挣钱供自己上学和全家的生活开支,一边还得照顾年迈的爷爷和奶奶,微薄的收入早已入不敷出了。有一次,裴英杰回家,看到妈妈心情不太好,敏感而又懂事的儿子缠着妈妈,非要她说出原因不可,无奈之下只好道出实情,“靠我一个人挣钱实在撑不起这个家了,前一段时间为奶奶看病借的钱还没还;不过,你别担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完大学,……”话没说完,她已泣不成声。此时此刻,裴英杰紧紧抱住妈妈,坚定地说:“妈妈,你放心吧!以后上学的费用我自己解决!”2019年初,他踏上了勤工俭学创业之路,把仅有的几万块钱退伍补助费全部拿出与别人合伙搞起民宿,一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二来可以弥补家庭经济上的短板,从此以后,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篮球场上和公园里就少了一个活泼的青年,民宿里则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本来是两个服务员的工作量,被他一个人全包了。裴英杰起早贪黑,风里雨里,打拼了一年,付出总会有回报,到了年底,与合伙人平均每人分得二十多万。

收获了第一桶金的裴英杰,快马加鞭扩大经营。2019年10月,他们的民宿规模扩大了三倍,地域扩展到南京和蚌埠,把上一年的盈利全部投进去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全国各地都在禁严,车辆禁通行,人员禁流动,学生禁返校,工厂禁生产,使元旦刚刚开业的民宿,就此关门大吉,打乱了裴英杰原来的计划。停业持续到7月份,经过全国人民奋力抗疫,终于迎来了8月份的光明,裴英杰的民宿又正常营业啦!到了2020年底,核算一下这一年他的纯收入达五十多万。他们总结了民宿的管理经验,同时汲取教训,裴英杰与合伙人把眼光投向更高的目标——经营宾馆酒店,他们说干就干,雷厉风行。2021年4月,他们又成功盘下了一个经营不善的宾馆,加以改造之后,很快运营起来。

由于宾馆经营方法科学得当,接地气,刚开业不久,就受到了很多客人的青睐,据统计回头客占据营业额的大部分。目前,酒店拥有80多个房间,员工20多人,其中8人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14人是裴英杰从老家招进来的农民工,大部分是留守妇女,没有技术和专长,但她们也有长处,就是勤劳能干。招进来之后,酒店选派专人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慢慢由生手变成熟手,逐渐成为行家里手。这些人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只要让他们能挣到钱,给以足够的尊重,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是我们都想象不到的。他们在宾馆吃住,每月保底工资3500元,外加酒店收益分红,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幸亏老板把我从老家带到大城市,要不然,我肯定就在老家穷死一辈子了,如果还需要工人,我想把我侄女也介绍进来。”说这话的是裴英杰老家的脱贫户裴三花。

裴三花一家四口人,丈夫肢体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两个孩子上中学,全家的收入就是靠五亩地上种植的常规作物、政府给她丈夫的残疾补贴和四个人的低保,每月上千元。勉强过日子,去年刚过贫困线,脱了贫,因为收入偏低,今年又被政府纳入监测户。“我现在每月有3500元的工资,另外还有奖金,这下帮扶人再来我家算收入,肯定就不会再把我家纳入监测户了,我们家终于能彻底脱贫了,我也总算能扬眉吐气了。”裴三花高兴地说。

无独有偶,和裴三花一样在酒店里工作的还有河海大学大三学生刘敏,她老家在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前些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政府的帮扶,去年也脱了贫。可是日子过得还是不太宽裕,自从到了酒店勤工俭学,上学的费用能够自给了,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我能来这里工作,真的要感谢大师兄裴英杰,他既教会我做事,让我通过自己努力挣到了生活费,还教我做人。我计划明年在学校旁边开家实体水果店,借政府给予大学生的创业贷款,也想搭上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这趟顺风车。”刘敏说。

裴英杰常说,“饮水思源,不忘党恩。”自己赚到了钱,也不能忘记回馈社会。目前,他正在谋划把民宿开到老家灵璧县,给灵璧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他们正与学校洽谈,让酒店作为学校专业对口学生的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搭建创业实习平台,让更多学子在这里插上创业的翅膀,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讯员 王庆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