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夕阳红:她把舞蹈黄梅戏带给了身边人
来源: 刘泉、刘亚萍 2021-12-22 09:20:39 责编: 何兰

微信图片_20211221170620 - 副本

年轻时就在庐江县文工团当演员的陈海玲,退休后随子女住在了合肥,也把文艺才能带到了合肥。

现在,她既是汇林阁黄梅戏剧社的票友,也是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在水一方黄梅剧社的成员,还是蜀山区南七里站街道洪岗社区“舞之缘”舞蹈队的队长,完全融入了合肥的生活。

爱好成专业

“我的祖籍在山东枣庄,父亲曾是铁道游击队的队员。”已退休7年的陈海玲回忆着自己的童年生涯:“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上幼儿园,就是班上的领舞者;上小学时,就领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到了高中阶段,就可以演唱京剧《杜鹃山》和歌剧《江姐》的片段。”

正是对文艺的爱好,1970年,16岁的陈海玲加入了庐江县文工团,并很快成为主要演员。

1976年到1978年,文工团派陈海玲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跟随潘璟琍老师学习黄梅戏;到安徽省艺术学校学习民族声乐,让陈海玲的表演有了很大的提高。学声乐的同时,她还掌握了手风琴的演奏技巧。

舞蹈手相携

1982年,陈海玲离开了艺术天地,进入企业,成为企业职工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直到2005年退休。2012年,女儿在合肥成家立业,7年后,陈海玲也从巢湖来到合肥定居,也把十几年的文艺功底带到了合肥。

作为南七街道洪岗社区辖区的居民,自从居住下来,陈海玲就利用她的文艺专业素养,召集了辖区内的舞蹈爱好者,成立了“舞之缘”当代舞蹈队,正常情况下,每天晚上都有舞蹈展示活动。

“我们跳的舞蹈,以形体舞和民族舞为主。”陈海玲介绍着舞蹈团队,“我会从网上选择以形体舞为主的舞蹈,然后,将复杂的动作予以进一步地改进、编舞,让一般人都能很快学会。通过舞蹈,队员们的审美观提高很快。”

戏曲寻愉悦

除了舞蹈,陈海玲也没有忘记她的文艺本行——黄梅戏。

如今,她是汇林阁黄梅戏剧社的票友,也是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在水一方黄梅剧社的票友,每周三下午,她和票友们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聚会时间,也是一展歌喉的最佳时刻。

如果不是要接送上五年级的外孙女,她还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过戏瘾”上。

今年七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她带着舞蹈姐妹们创作编排了舞蹈《我爱你中国》,参加了社区的活动。

“在合肥,我感觉找到了退休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把外孙女带好,减轻女儿一家的负担,是有些压力,但是其他时间,我可以自由支配,跳舞唱黄梅戏,又减轻了压力。这不是很好吗?”(刘泉 刘亚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