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张村镇:板下“小红薯” 致富“金疙瘩”
来源: 张涛 2021-12-16 16:23:58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镇南村,放眼望去,集中连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如蓝宝石般熠熠生辉,光伏电板兢兢业业抬着头向阳发电,光伏电板下面枝叶茂盛的红薯已然结出了累累果实。

张村镇镇南村利用光伏扶贫电站板下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板下经济”,在光伏板下种植红薯、花生、蔬菜等低矮农作物,延伸收益链,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不能让地闲着,要想办法让它活起来,最大化地创造出收益。”镇南村驻村扶贫干部闫实秋这样想着。于是,光伏板下种满了红薯,走出一条多业共生、多方共赢的路子。

“我们光伏电站板下的土地有8亩左右,村委会让我们几个光伏看护员种点低矮的农作物,增加点收入,平时来巡查光伏电站的时候,顺便就对板下的农作物进行管理,一举两得;村里又不收俺土地租金,除掉种子和肥料钱,其余都是净赚的,我种了2亩左右红薯,都丰收了,今年额外收入三四千元,真好!”正在电站里收红薯的凡怀东高兴地说。

据了解,张村镇镇南村自2016年以来,建设60KW村级光伏电站一座,187.2KW村级光伏电站光伏电站二座。全部为地面光伏,光伏板下的12亩多土地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实现农光互补一地两用,产生叠加的增收效益,全面发展“板下经济”,最大限度发挥光伏电站效益。镇南村党总支部书记凡春强说道:“光伏产业具有一次性投入、可长期受益的特点,能产生最快捷、最直接的经济收益,我村三座光伏电站年总收益约为60万余元,受益脱贫户80户,去年末村里收入低的脱贫户分红了0.35至0.7万元,光伏项目效益非常直接可观。”

据悉,张村镇光伏电站板下种植开发已完成90%土地面积,种植蔬菜、经济作物250余亩,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发展模式,有效利用板下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光伏发电+板下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光伏板下的闲置土地,让光伏资源和板下经济得到更加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在保证光伏电站发电的同时,增加了村民收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image001

近年来,张村镇充分做好光伏产业与农业产业相融合,因地制宜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统筹做好光伏扶贫与发展农业、特色种养业结合大文章,推行“农光互补”、发展“板下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与光伏发电互利共赢,通过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保障了群众的持续性致富增收,让群众充分享受新能源发展的红利,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张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