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王市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2021-12-14 15:12:33 责编: 武长鹏 何兰

初冬时节晴空万里,在冬日暖阳下,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利辛县王市镇高寨村扶贫生产车间里工人在各自工位上裁剪、缝纫、分拣、包装……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工作。

村民程翠兰像往常一样正熟练地操作着生产睡衣的机械设备。“像我这年龄,外出打工没人要,出力活又干不了,在车间干的这种活不出力,比下地干活轻松太多,一个月能收入1500多元,俺挺满意的。”程翠兰说,自从村里建设了这个扶贫车间,她就开始在这里工作,已经干了两三年了,现在可以娴熟地使用车间里的一些机械设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改进农村面貌的重要方法,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寨村在王市镇党委领导下聚焦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坚持张榜招贤、回引懂管理、善经营的返乡创业人才回村发展;邀请农技专家进村授课、实地指导,每季度组织村干部交叉观摩,不断提高村级带头人适应市场和推动产业发展能力;促进村民增收,推行土地托管,整合村民零散土地4000亩,开展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亩产收益;创新并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带富模式,镇村干部群策群力,多点输出,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到70万元,带动了农村产业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取得了乡村振兴的较好成效。

“生产车间每年为村里付交租金12.6万元;扶强扶优光伏发电项目每年5万元;土地租金收益每年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万元;园区收益6万元;黄蜀葵种植300亩收入42万元、辣椒10亩1.6万元。全村每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将近70万元,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合理地利用在村子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高寨村村支部书记高辉算起了经济账。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资金有60%用于村公益事业、公共建设方面,40%用于困难户的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该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的同时,还为村里的一些闲散劳动力提供了近百人的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例如中药材黄蜀葵的种植、养护、采摘催生了大批工种,创造了许多群众能够从事的就业机会,建设的黄蜀葵烘干厂更是解决了一部分留守老人的务工问题。“我在村里的这个黄蜀葵烘干厂上班,每月工资能收入3000多元,离家近并且也不累,早上来上班中午回家吃饭,既能照顾家里还能增加家庭收入,挺好的。”在烘干厂上班的村民高国华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

image

下一步,王市镇将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落户,并依托本地现有的优势资源与大项目融合,以大企业领跑小企业,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做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李洁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