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砻坊街道:“三用解纷争”工作法保障邻里和谐
来源: 大砻坊街道 2021-12-10 14:41:23 责编: 何兰

邻里纠纷、社区矛盾,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让人烦心。走司法程序,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当事人双方彻底决裂,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社区调解在这场微博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芜湖市镜湖区大砻坊街道利用“三走铭初心”工作法,坚持“源头发现、对症化解、暖心保障”原则,建强调解员队伍、完善调解机制,把社区矛盾调处站打造为居民群众矛盾化解终点站。 

调解议事会小事不出社区  “王主任,和你反映个事情,我们华联商城小区的围栏被破坏了,不知道是谁干的,围栏坏了,咱这又是个老小区,居住的老年人多,什么人都能随便进进出出,现在疫情还在持续中,这样一来,我们小区里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呀。”面对访客,芜湖市社区调解员王声玲一点也不慌张,“老张,你稍安勿躁,你这个事情我记下,我马上去现场了解下。”

当天,王声玲就去了现场,实地查看确认情况。随后通知小区物业、园林管理处、社区城管等负责人以及居民代表召开调解议事会,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围栏是公园修理树枝时损坏,园林管理处计划树枝全部修理完成后,再安排修整围栏。王声玲建议围栏未修整前,物业加强巡逻,社区进行监督。待到树木完全修剪完毕后,园林要立即修复这个围墙。园林、物业、社区三方均表示同意。就这样,一场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完全化解。

柴米油盐酱醋茶,邻里间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调解处理不及时、处理不慎,便会影响社会和谐。谈起民事矛盾调解话题,王声玲总说要保证小区里的稳定发展,必须注意化解不断出现的矛盾,实现纠纷调解“小事不出社区”,群众诉求能得到第一时间回应,矛盾能够提前遏制在襁褓中。

对症下药矛盾调解有妙招  调解工作想法设法满足和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家住淳良里社区沿河小区的两家邻居,却因为公共走廊私自安装的一扇铁门,成了冤家对头。

​近日,藏女士向社区反映,隔壁住户在公共走廊安装铁门,把她家的窗户锁在了铁门内,影响到日常生活。可邻居认为自家安装的铁门没有影响到他人出行。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去,矛盾得以激化。了解情况后,社区调解员李阿姨把当事人双方约到社区调解室,从双方利益出发,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安装铁门对藏女士家确实造成了影响,但是安装铁门已成事实,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化解矛盾?需要调解员具备较强的矛盾化解能力。
    “退一步,海阔天空”调解员李阿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力劝说双方相互退让。最终经协商一致,保留铁门,配一把钥匙给藏女士以备进出方便。大砻坊街道调解员一直将促进邻里友好,共建和谐社区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成功调解多起邻里矛盾,促进了邻里和谐相处。

真心待人矛盾调解有人情味“做调解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这是古城社区调解员汪春霞的工作法宝。调解员要把自己摆进去,深入了解每个当事人的想法,才能找到合适的灵丹妙药,巧妙化解矛盾。

汪春霞最近就巧妙化解了一起矛盾。老上漏水,楼下遭殃。近日,沿河小区居民姚某来到社区反映楼上住户卫生间渗水,楼上居民梁某认为自己家不漏水,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发生了矛盾冲突。

汪春霞立即联系了物业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现场实地查看,确认姚某楼顶面确实有漏水。汪春霞耐心细致地跟双方讲事实、摆道理、谈感情,从睦邻友好,共同维护小区和谐友善的居住环境角度出发,对双方进行劝导、调解。最终双方相互体谅、握手言和,梁某表示愿意对家中卫生间重新做防水维修。

像这样家长里短的小事在大砻坊街道数不胜数,近年来,大砻坊街道在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不断丰富拓展“三走铭初心”工作方法内涵。“三走铭初心”即往心里走——做群众的贴心人,往现实里走——做群众的放心人,往深里走——做群众的引路人。此外,街道还充分运用“两代表一委员”“信访听证会”“党政接待”“访调对接”等方式方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将信访矛盾调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