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绿树成荫,院子虽不大但干净有序。步入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份证书与奖状,如在义务兵期间被评为“优秀士兵”,屋内陈设朴素,屋外房舍俨然,这便是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兵妈妈”胡园梅的家。部队对吴彦文的表扬便是胡园梅的儿子给母亲的最好的报答。
军人的职责是什么?军属的价值如何体现?每当想孩子了,胡园梅都会这样问问自己,她深知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军令、守护和平、弃舍自我、奉献青春,而军属的价值就是服从着军人的服从、守护着军人的守护。每当跟别人谈到自己的儿子时,胡园梅总是很自豪地说:“我是一个兵妈妈,是送子参军拥军爱国的‘兵妈妈’。”
胡园梅的儿子吴彦文是家里独生子,于2013年毕业于河北廊坊学院,儿子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号召,同时也能得到锻炼,报名参军入伍,得知孩子的这个想法后,她和丈夫商量,一致同意孩子的想法。
家人对吴彦文到部队吃苦却不是很理解,于是胡园梅对家人说:“当兵保国是每个人的义务,做人要从大局出发。而且年轻人需要到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好好锻炼锻炼。”就这样,胡园梅说服了家人。
初入军营,面对紧张的军营生活,复杂的学习环境,繁重的训练压力,吴彦文还是有些难以适应,曾一度打起了退堂鼓,得知这个消息后,胡园梅劝说儿子:“你现在是个成年人了,应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作一个国家的军人,不能再以年少稚嫩的眼光来思考问题,这也正是你得到锻炼的好机会,学会独立、学会坚持,学会与战友共同解决问题。如果想取得成绩,就必须脚踏实地。如果想做出成绩,那就必须勇敢拼搏。”她为了让儿子安心服役,经常通过打电话、微信等方式,鼓励儿子克服困难,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态度影响儿子。即使在农村的生活再苦再累,也不会向家人抱怨一句,而是默默地奉献与付出,经常一个人做农活,走数里山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正是这位母亲勇于克服困难、无私奉献的伟大母爱,时刻激励着吴彦文在部队的健康成长。到部队一段时间后,由于他不怕吃苦,积极训练,使他的训练成绩进步很快,受到了部队的表扬。吴彦文在给妈妈的电话中说到他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争取优异成绩报答国家,报答亲人。胡园梅听到了儿子的决心,看到了儿子的进步,她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但是母亲一想到半年时间,儿子在部队瘦了20斤,肯定吃了不少苦,胡园梅还是偷偷地流泪了好久。
吴彦文于2015年通过大学生士兵提干到乌鲁木齐武警指挥学院培训,2016年7月到黄山支队工作,现任黄山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二中队政治指导员。
胡园梅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吴彦文年幼时,她和吴彦文的父亲一直在外务工,待到吴彦文高中时期,她辞去工作,在吴彦文高中旁租了一间小房,做起了陪读妈妈。三年间,她每天都精心地为吴彦文制作一日三餐,当吴彦文学习上有困惑时,胡园梅虽然做不到学习上的帮助,但一直会耐心地开导吴彦文,就是为了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母亲的精心陪伴下,吴彦文顺利考上了河北廊坊学院。
一个优秀的人,往往在多个方面都非常优秀,在日常生活中,胡园梅不仅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更能够出色地完成镇村的各项任务,同时婆媳之间关系也相处的非常融洽。作为家中的二儿媳,一直以来都能够和婆婆和睦相处。这次我们到家中采访她的时候,问道是否有什么秘诀?她面带微笑地告诉我们:“其实也不是秘诀,和婆婆相处我一直本着真诚的心。我嫁到这个家已经30多个年头了,一直非常尊重我的婆婆,从来不会和婆婆红脸。我的婆婆也是一个特别好相处的人,从来也不会对我们提出过多要求。现在我的婆婆居住在县城,我每个星期都会去看望她,看看她是否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的,并帮助她做一些家务,晒晒被子什么的。老人家现在上年纪了,不愁吃穿,就是一个人在家里孤独的厉害,我们每个星期过来看看她,陪她聊聊天,免得她在家呆得无聊。作为子女的我们除了在物质上要满足老年的需求,其实更多的是给予老人陪伴。”
在她的邻里口中得知,村里有几户比较生活困难孤寡老人,她有空了就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聊一聊,玩一玩纸牌,陪他们一起度过闲暇无聊的时间。
胡园梅,是一位普通的“兵妈妈”,正是她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激励着儿子安心服役,正是她以实际行动全身心地支持部队工作,塑造了新时代“兵妈妈”的良好形象。(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