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兴镇各部门、各级党组织在镇党委政府带领下,深入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用真心、真情、真意,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一、撑起田间“保护伞”,赢得群众“点赞”
今年入春,农田内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田间一片绿意盎然,然而亦是小麦赤霉病的高发期,如何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成了农户们的“心头事”“烦心事”。粮食生产无小事。新兴镇积极协调争取,免费向农户发放小麦赤霉病防治农药550箱22000瓶。镇农综站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查看小麦苗情和病虫害情况,严格按照“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喷药、两次防治”的原则,指导农户赤霉病防控方法和有效措施,普及安全用药常识。同时,邀请到县级小麦赤霉病专家现场为种植大户讲解小麦赤霉病防治知识,实地指导科学用药。并引进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大大提高了防控效率和效果,切实为群众撑起了田间“保护伞”,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二、志愿服务“送上门”,群众脸上“乐开花”
新兴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各方资源,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穿统一的志愿服,头戴志愿帽,对全镇范围内的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他们提供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的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如帮助老人清洁卫生、理发洁面、做饭做菜、常规体检等,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每月常规性开展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有效塑造了农村生活新风尚。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医疗志愿服务队送医下乡活动,医疗志愿者们走进群众家中开展卒中、高血压防治宣传及义诊活动,有效提升群众对卒中和高血压的防范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项项“入户式服务”切实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也充分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三、闻汛而动“做先锋”,筑牢安全“堤坝”
今年7月份连续降雨,为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新兴镇各级党支部400余名党员奔赴防汛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防汛工作。镇级成立由50余人的应急队伍,每村成立了一支不少于10人的应急防汛志愿者队伍,开挖排水沟,疏通排水渠,畅通大小河道,水流全部顺利入沟、入渠、入河,群众财产得到了保护;各村分别安排10名人员,由村两委干部带队,对辖区内河流、沟塘、沿线堤坝、桥梁开展24小时轮岗巡查值守;充分动员100余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要针对独居老人、五保户、贫困户,进行入户宣传防汛抗洪信息及避险知识,做到防汛抗洪宣传全域覆盖。连日来,新兴镇党员干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动能,坚守抢险救灾一线、防汛物资运送一线,把党旗插在风口浪尖,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筑起冲不垮的堤坝,竖起吹不倒的旗帜。
四、组织捐款“送爱心”,助力贫困学子“圆梦”
为助力贫困学子圆大学梦,今年9月份新兴镇人大、团委联合组织开展2021年度“爱心成长圆梦·助力脱贫攻坚”捐款活动。活动前,镇人大、团委通过会议、短信和微信工作群通知等方式将捐款活动发布,号召全镇范围内的机关、村(居)、企事业等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为今年新考上大学家庭困难的学生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和力量。本次活动共募集捐款三万余元。受助学生纷纷表示,决不会辜负捐赠者的一片爱心,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倍加珍惜生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表现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五、文化惠民“三部曲”,奏响美好“新生活”
新兴镇文化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着力奏响文化惠民“三部曲”,为农村生活带来千姿百态的新面貌。奏响文化活动“主题曲”。依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庆祝建党100周年、重大传统佳节为契机,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推出一系列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文化惠民活动,把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红色主题文艺进万家等各类文艺演出15场次。奏响全民阅读“进行曲”。以农家书屋为依托,把“全民阅读”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阅百年历程传承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浸润童心”等主题阅读活动6次。同时坚持典型引领,动员广大志愿者、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通过讲述红色故事、领学红色书籍、分享红色感悟等形式,组织各类宣讲20余场、在全镇不断掀起学习热潮。奏响艺术普及“多样曲”。依托镇文化站、中心小学少年宫,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阅读朗诵、手工创作、运动等文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开展,极大丰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六、“引进来”与“走出去”,助力企业“节节高”
今年以来,新兴镇“四送一服”办积极走访企业,用心用情用力多角度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取得显著效果。把种植技术“引进来”。位于涡阳县革命老区新兴镇的涡阳县雪枫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苹果园占地160余亩,主要种植红富士烟富8(神富一号)红富士品种,为了实现种植技术上的突破,镇“四送一服”积极联系县农业农村局,对外取经,改进技术,采用国内外最优化的果树辩证管理栽培技术,解决了通风透光问题,控制了树冠扩大。在上级指导下,全园采用套袋技术,使用生态类有机复合肥和生物农药,产出了最优质的绿色果品“雪枫牌”红富士。让企业品牌“走出去”。镇“四送一服”办积极帮助企业打造品牌,已经注册“雪枫牌”商标,并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在县镇推荐下,合作社先后代表涡阳县参加了上海农产品展览、安徽农产品展销会,全国好苹果大赛等展销比赛活动,获得了多方赞许和广泛认可,企业的品牌越来越响。(秦嘉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