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小蜜薯助力乡村振兴大前景
来源: 王庆明 2021-11-24 16:06:03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深秋的一天,在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一拢拢刚刚被拖拉机耕出的蜜薯,红彤彤的,个头呈哑铃型,惹人喜爱。前来自助采挖的游客们,一边采挖新鲜的蜜薯,一边唠家常,蜜薯地里充满欢声笑语。

image001

近来,杨集村党总支积极响应灵璧县“工业强县,产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有新河和丰收沟清澈见底的优质水源,能排能灌,像给天然的黑土地插上了增收的翅膀,大大激发了杨集村发展蜜薯产业的热情,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抓机遇,以小蜜薯带动大产业。绘就一幅班子强、产业旺、服务优、生活美的绚丽乡村新画卷。

杨集村位于灵璧县城西北30公里处,西邻宿州市埇桥区,总人口4543人,耕地面积12000亩。灵璧县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蜜薯达500多亩,群众零散种植蜜薯300多亩。在霜降前主要以自助采挖零售为主,霜降后主要以集中采挖批发为主。

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杨集村党总支委员、妇联会主席李为侠于2019年创办,以优质无公害小麦、蜜薯和大棚西瓜种植为主,通过土地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将土地流转,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连片经营,目前已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500多亩种植蜜薯。

2020年,合作社先在承包的100亩核桃地和200亩基本农田上进行试验种植,选用“西瓜红”蜜薯,当年喜获丰收,积累了经验,为合作社顺利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1年,合作社自身扩大了蜜薯种植规模,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回收果实,带动脱贫户种植300多亩。现在到了收获期,看着果实累累的蜜薯,社员们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今年种植了20亩,每亩能收4000多斤,按照每斤0.8元计算,亩产值就是3200多元,单这项收入,我家今年就不会返贫,如果不是跟合作社干,哪有这么高的收入,事实证明,跟着党员干部走,真的不愁没钱赚。”扒锅里庄的脱贫户李才宽高兴地说。他打算下年还要扩大蜜薯的种植面积。

image003

李为侠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致富增收防返贫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成立合作社后,她充分利用合作社这一媒体作用,长期为农户提供务工岗位,长期工20余人(其中脱贫户长期工12人),农忙季节每天需要零工100余人,长期工每月工资1800元,零工每天70元,在合作社干活就能拿到工资。光脱贫户这项收入每年每人达7500元以上,同时也为村集体增收8.4万元。

​合作社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产销服务。同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大市场和小农户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销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为杨集村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黑姑娘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因地制宜发展蜜薯种植的同时,还积极探索“立体种植”、“订单产销”模式,让老百从合作社中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干部有为、党员作为、群众乐为、经济增收”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该合作社与杨集村50多户脱贫户签订了入股经营协议,采用“合作社+产业基地+脱贫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参股合作、本金保底、固定分红、流转用工”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负责人李为侠表示:“是党的政策让我们致富了,自己富了不算富,我们要带动更多人致富。”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杨集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和产业优势,推行“党建+企业+合作社+脱贫户”发展模式,除了种植蜜薯,还增加了食用菌、大棚西瓜、大棚蔬菜的种植和甲鱼的养殖等,现代化产业在这里已初具规模,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通讯员 王庆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