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配王国”到“科创高地” 岗集“链”出产业新生态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1-11-24 15:37:37 责编: 郑茹

微信图片_20211124153048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淮分水岭上,过去只产水稻、小麦、油菜的岗集镇,“无中生有”发展起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十多年时间,长丰岗集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破茧成蝶发展得红红火火,已累计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80家,孕育了万力轮胎、江淮铸造、万安等龙头企业,创造了产业发展的奇迹,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汽配王国:打造零件半小时供应圈

立冬刚过,在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机加、焊接、涂装、总装各环节,正在为江汽、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副车架产品。冲刺5亿元销售的年度目标。

微信图片_20211124153106

2003年,安徽万安落户长丰岗集,是长丰县引进的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隶属于浙江万安科技。主要从事汽车底盘悬架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导产品有钢制副车架、扭力梁、控制臂和铝合金铸造副车架。

“作为江汽配套,借助岗集的区域优势,打造半小时零部件供货圈。”安徽万安总经理赵永大回忆落户初衷。

近年来,岗集一边引龙头企业铸链,一边强配套企业补链延链,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先后吸引了江汽万吨铸造中心、合肥万向钱潮、浙江万安集团、万事利集团、星通橡塑、庐丰机械等7个省市知名的零部件企业进驻园中,形成以铸造、冲压、机械加工,以及发动机缸体、钢圈、传动轴、制动器、空调、橡塑内饰件、仪表等零部件制造的产业集群,被专家称为中国式的“大众狼堡”,成为安徽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而合肥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了江淮汽车、大众蔚来等新能源龙头。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链”上企业,安徽万安站上风口,迎来历史机遇。在智能化、轻量化上大展拳脚。

“政府已经划批了土地,计划在岗集新建5万平方米厂房,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争取明年底投产。达产后有望新增销售额10亿元。”赵永大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得益于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凸显,市场“蛋糕”越来越大,也为企业发展装上引擎,让万安在长丰这片营商沃土上腾飞。

“我们主要通过牵手龙头企业、创新招商机制等,生成、落地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以项目建设促产业转型升级。”岗集镇人大主席、“一区六园”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事业部部长庄守春介绍,下一步,岗集将加速完善汽车零部件全产业链“补链”,推动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延链”发展,实现产业链“强链”目标。确保在“十四五”内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1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低于100个。

产出为王:向亩均要效益

位于岗集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的合肥天马塑胶有限公司,2010年落户长丰,经过十多年发展,上演了“天马”变“黑马”的奋斗故事。据天马塑胶总经理曹树明介绍,公司近几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2021年可实现20%左右。

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省之基;通过“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前是规模为王,现在是单位产出为王。”岗集镇经济办主任王虎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天马就是典型的‘小而精’,含金量高的企业。”数据显示,天马获得2020年度“长丰县纳税二十强企业”,连续两年获得“长丰县亩均税收十强企业”荣誉,2021年度截至11月份已实现税收1700万元,预计本年度可实现税收增长20%以上。

微信图片_20211124153605

“天马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政策扶持,在疫情期间稳就业、税费减负等一系政策和安全标准化方面的支持指导,给我们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起到了关键性保障作用,特别是在公司发展遇到瓶颈,遭遇用地不足生产厂房不够使用时,镇政府领导主动提出天马二期项目用地事宜,在县领导共同关怀下,新增二期项目用地30亩,9月初已两次过会审批。”曹树明满怀信心地说,“天马公司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做大税收贡献、提高员工福利、履行企业义务,争取早日完成税收、产值翻倍的增长目标。”

枝繁叶茂靠根深。今年以来,岗集镇积极推进“一区六园”,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万力二期、江铸三期、万安工业园、震源橡胶、晨阳公司、亿利总部、庐丰机械、天马塑胶等重点项目建设和推进工作。引导帮助江淮铸造、万安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技改扩建、调整产品结构,注重品牌培育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自主创新、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等途径,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保姆”服务:实现园区发展“加速度”

“感谢政府‘保姆式’的服务,让我们拿地即开工,大大缩短了建设期。”合肥鼎泓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圣明激动地说。鼎泓机械是一家以生产、销售汽车配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今年6月,项目在岗集开工建设,占地30亩,总投资达2.4亿元。

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岗集镇组建项目建设推进指挥部,专班负责、特事特办,及时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做到问题日会商,困难解决不过夜。产业项目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审批手续办理实现“加速度”。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当前,岗集镇深化“一区六园”管理体制改革,做好项目和改革服务,深化承诺制改革、标准地改革,通过“店小二”服务,实行全程代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不遗余力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强大“磁吸力”,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落户,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除了好服务,还要有好政策,今年以来,围绕“一区六园”长丰县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制定产业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资金融通,水电气价格、用地计划等倾斜,全力支持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具体工作制度,强化政务公开和责任追究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进依法治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增强法制保障。为各类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人才培养、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茁壮成长,为产业发展营良好的环境。拼搏实干,意“汽”风发。岗集镇聚焦产业升级,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抢抓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热潮,借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力科创、汽配、现代物流、文旅四大产业。以中国科大先进光源项目为平台,引优做强科技创新项目,孵育科创小镇;依托合肥(岗集)江淮汽车配件产业园,5年内培育产值破两百亿的汽配特色小镇;依托国家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线下基地,中国南山·合肥岗集综合交通物流港,打造5G高端物流产业链集聚区、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和物流特色小镇;依托4A级旅游景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青峰岭田园综合体,打造“一带一轴四核”岭上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特色文旅小镇。

千帆起航迎盛世、百舸争流正当时,岗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强镇、科创高地、生态新城已呼之欲出。(通讯员 王权 谷郑怡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 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