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岗集镇:变“粪”为宝 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
来源: 谷郑怡 2021-11-23 10:27:37 责编: 余红霞

以“变废为宝”的生产思维发展循环农业,是鼓起“钱袋子”的必由之路。日前,笔者来到位于长丰县岗集镇安冲村的花果山农庄,工人们正在给大棚里的果树施肥。“这些是用羊粪、鸡粪以及食用菌菇渣等发酵制作的有机肥料,用它来替代化肥,既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又能提升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花果山农庄负责人任大海介绍。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利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今年9月份,岗集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示范片区建设启动以来,全镇共有23家农业公司、农场、合作社等实施主体参与,预计每年可使用粪肥近2万吨。

在桃山村,参与岗集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安徽香五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了1500亩冬小麦。负责人吴秀琴介绍,公司一直以来都注重粪肥科学还田,目前和一家苍蝇养殖企业合作,长期收购粪便制作有机肥,现在每年至少使用粪肥500吨。说着,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不用有机肥每亩小麦要用40到50公斤的化肥,成本在130元左右,用了有机肥化学肥料可以减半使用,每亩光肥料成本就可以减少30到40元。”吴秀琴说,今年岗集镇又给予大宗作物种养循环农业每亩80元的补贴,这更让她有了动力。

“种菜的第一步是养土,只有养好土才能种好菜,用粪肥能够保证土壤的肥沃程度,促进丰产。”对于岗集镇发展种养循环,促进粪肥还田利用,从事农业生产30多年的合肥秋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宗圣十分支持。他告诉笔者,使用粪肥种菜虽然会增加一定成本,但是种出来的蔬菜不仅色度、口感、品质更好,产量大幅增加,而且更好销售。“现在每亩增产了将近30%,而且一斤蔬菜还能多买2-3毛钱!”

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下一步,岗集镇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粪污”变成“粪肥”科学还田,提高种养水平,提升土地质量,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谷郑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