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安县汊河镇西北部一隅,坐落着一座远近闻名的生态农庄,如今这里已成为广受周边游客欢迎的休闲采摘打卡地,其中民宿酒店、水产品养殖、智能联动温室大棚等项目更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这就是汊河镇小李庄生态农庄,几经“变身”,小李庄从一个落后的小乡村摇身变成如今村容整洁、生活惬意的美丽乡村。
老破旧“变身”小洋楼。原汊河镇相官村李庄组住着27户人家,整组占地面积约110亩,其中宅基地占地面积约70亩。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房屋少人或无人居住,破旧、闲置情况较为严重。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高村民收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带领李庄组村民同来安县威光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流转协议,将整组宅基地、农房及承包地统一流转给威光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进行统一整合改造,这一模式不仅在李庄践行,还吸引了周边早王组、下徐组加入流转大军,经统计,共流转土地约1600余亩,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1100亩,精养垂钓鱼池100余亩,绿化林果基地200余亩,民宿40栋150亩,集中安置住宅30余亩,农户则住进了农庄的连排二层户均150㎡的小洋楼,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空口袋“变身”腰鼓鼓。“以前种地为生,身上的钱总是周转不开。出去打工也是放心不下家里,现在土地流转了,不仅不种地能拿到租金,而且在家附近就可以上班了,真是一举两得。”一位年轻的村民感慨道。土地流转后,一是村民可自愿加入威光绿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二是合作社每年给予农户500元/亩的土地租金,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三是农户可以就近在农家乐的酒店民宿上班,也可以选择在林果花卉、蔬菜大棚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工作。四是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迈上了新台阶,2020年突破50万元,预计今年超过60万元。
小村落“变身”美丽乡村。随着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系列惠民项目的建成落地,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小李庄从原来的传统农业正向着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方向演进,这里不仅成为农民生活的乐园,也成为城市市民节假日期间采摘、垂钓、餐饮等休闲度假首选地,是周边集钓、吃、住、玩、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渔业旅游示范乡村,真正做到了晚上比白天亮,脱了球鞋穿皮鞋的新农村、新景观。(陆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