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安徽省利辛县旧城镇依托安徽省“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结合镇域发展实际情况,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出了以“种养大户”即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动的路子。深秋时节,走进利辛县旧城镇的田间地头,小麦长势喜人,一片忙碌的背影,让庄稼地“活”了起来,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秋种图景。
瞄准发展趋势,办“稳”合作社。近年来,该镇鼓励村民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分享收益,形成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采取在党组织的统领下“组织+工商资本+村集体”发展模式,围绕旧城镇特色农业、土特产品等优势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制度,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该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491户,流转土地达50307亩,预计创收10242.51万元。
落实细化政策,办“优”合作社。该镇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场所建设、用地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完善财政政策,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扩大保险支持范围,鼓励拓展市场营销,采取数字先进技术,支持培训人才、引进人才、提升人力资本等政策保障能力和水平。通过改进种植方式,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2019年以来,旧城镇旧城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了10多个葡萄品种。2020年,该社将20亩葡萄大棚由传统竹棚改为钢棚,同时引入喷滴灌节水工程,加强了大棚湿度控制。这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提高,促进了葡萄品质的提升。
鼓励规模种植,办“强”合作社。该镇健全完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及农村集体性资产,村集体通过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近年来,该镇陆暗楼村着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成立利辛县纳兰祥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子种植合作社、陆涛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种植艾草、薄荷等中药材达2500余亩;同时,该村还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发展葡萄、瓜蒌、蔬菜等达到1000余亩。
引导大户带动,办“富”合作社。近年来,该镇致力于把土地“流转好”、把特色产业“培育强”、把社会化服务“做精细”,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组织化、产业化。截至目前,该镇共有合作社、家庭农场491户,共计能带动周边村民近12000人务工,务工农民人均增收约4500元以上;带动农户种植达4138户,户均增收达10000元。(代辉 郑兰科 李从刚 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