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泗县紧抓公务员队伍管理与建设这条主线,立足“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三个着力点,探索构建主体责任压实、考核方案制定、分类指标细化、实绩导向树立的平时考核体系,全面提升考核的整体性、精准性和引领性,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聚焦方案制定,解决“考什么”的问题
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考什么是前提。泗县严格按照《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吸纳意见建议,探索将机关非领导班子成员纳入平时考核范围,与泗县《领导班子副职干部日常考核办法》《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办法》等一体推进,形成闭环式考核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起“1个通知+细化方案+工作提示”的链条式考核步骤,全面推开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围绕“德、能、勤、绩、廉”5方面内容,突出德字为首、实字为先、干字当头,细化考核内容,重点考核机关公务员的政治标准,履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的实绩标准,以及廉洁自律、作风建设的纪律标准等。
聚焦指标细化,解决“怎么考”的问题
拧紧责任链条,各单位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平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明晰责任,稳妥推进,形成了主要负责人牵头抓、业务部门具体抓、公务员主管部门督促抓的良好局面。细化分类指标,聚焦主责主业,按照好操作、可持续、真管用原则,在共性和个性指标设置上,突出分类分层次,区分县、镇两级,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两类。多元主体参与,建立赋分评比制,按照科员由科室长评价、科室长由分管领导评定、最终由主要领导审定的步骤,具体赋分。同时将部分评价权下放给全体公务员及办事群众,划出一定评分比例,与机关领导评分进行综合,形成最终分数。依规指导纠偏,县公务员主管部门依托平时考核工作联系点,以点带面,将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推广。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驻村工作队员、试用期及受处分人员考核等疑问,通过一对一沟通交流、召开座谈会、下发工作提示等形式进行指导,确保考核落实落细。
聚焦导向树立,解决“如何用”的问题
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工具,泗县牢固树立一线导向、实绩导向,在把握“好”等次公务员人数原则上占到本机关参加平时考核公务员总人数的40%以内基础上,将“好”等次名额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公务员倾斜,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树立奖优罚劣导向,实行平时考核结果与职级晋升、岗位调整、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三挂钩。探索将多干、真干、干好的干部纳入选拔任用人才库,在提拔使用和职级晋升时优先纳入考虑范围。对于平时考核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的,工作敷衍塞责、流于形式的,依据规定约谈提醒,并降低单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通讯员 尤睿智)(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