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一直是老年人的幸福梦想,也是地方发展中始终绕不过去的民生难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空巢化现象的日趋明显,养老几乎成为每户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来,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民生热点,通过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形式,深入基层“把脉问诊”,精准监督“开出良方”,有力地助推了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精确“选题”:代表建言,反映民声民意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宿州市现有60岁及以上人口96.65万人,占到常住人口的18.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8.94万人,占比14.83%。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较高、增速较快,超前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我通过长期走访砀山县老年人群体和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市场,并对其现状及风险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结合我们夕阳红敬老院连锁机构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有了一些新的工作想法和建议,带到这次大会上来……”宿州市五届人大代表、砀山县夕阳红敬老院院长徐晓丽介绍道。
2021年2月4日至6日,在宿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围绕如何推动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向大会提交了多份建议。其中,徐晓丽代表提出的“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路和建议”,许晗代表提出的“关于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议”,王玉娟代表提出的“关于健全家庭养老护理体系的建议”,魏尊宽代表提出的“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都是在认真倾听民声、反复征求民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认真思考和提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时,就坚持把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其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将听取并审议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情况列入了2021年常委会监督议题,使监督工作重点精准地“选”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精准“破题”:实地调研,紧盯短板弱项
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21年9月7日至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莉率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砀山县、萧县、泗县、灵璧县和埇桥区等地,实地查看了各地养老服务工作基本情况、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等。
实地调研中,常委会委员和代表们丝毫没有放松肩头的职责和担当,积极登门听民情、入户听民声、座谈听民意,深入多家敬老院、老年公寓、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医养康复中心等养老机构,仔细查看服务设施和医疗条件,并提出具体的改进要求。分别召开由民政、财政、人社、医保、卫健等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社区、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收集到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宝贵的意见建议。
“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养老服务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养老服务缺乏法规保障。现有的居家养老的制度安排、规范和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养老服务的需求……” “现有的护理员普遍学历低、年龄大、缺乏医疗护理技能,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在充分肯定各地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调研组发现全市还存在诸如“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养老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养老服务护理人员队伍不强”等现实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毫不避讳地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聚焦短板弱项,摸清症结所在,全面压实责任,下大气力予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2021年9月下旬,调研组一行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合肥市,考察了城隍庙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和凯溪医养中心等机构,学习该市多措并举提高养老服务“幸福点”的先进经验,为下一步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高水平的审议意见提供了有益借鉴。
精心“解题”:集思广益,汇聚智慧合力
2021年10月21日至22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全市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分组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议发言和分析探讨,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大力发展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为城乡居民提供养老服务等专业化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可及性,支持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一条条务实建议,一句句肺腑之言,顺乎民意,合乎民情。在凝聚智慧、汇聚合力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法规政策保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6条审议意见,交市政府办理落实。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强化了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养老等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30家,其中公办公营55家,公建民营90家,社会办85家。拥有养老床位4.7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2张,共有护理床位1.9万张,占所有养老床位比例为42%。数据表明,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养老中心建设框架基本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要抢抓政策机遇,精准把握养老服务发展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要关注人大立法,科学规划引导,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促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解决好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主体稀缺、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坚定地表示。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持续跟踪监督,努力做好老有所养的“民生答卷”。(通讯员 吴烽 蔡维鑫)(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