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加快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日前,亳州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委员们频出“金点子”,为“完善常态长效大气污染防治机制、持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政协力量。
守好蓝天白云,才能赢来金山银山,为认真做好“完善常态长效大气污染防治机制、持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协商工作。会上,市政协调研组,委员代表根据各自调研结果和工作实际,就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禁燃禁放、扬尘治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委员孙光华建议,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大力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加快建设完善大气污染源实时自动监控体系,依托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作用,打造监管大数据平台,推动“互联网+监管“,提高大气环境监管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市政协委员韦翔建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构建起全方位、广覆盖、多领域的绿色金融服务渠道。
市政协委员唐士伟建议,加强地方性环境立法与管理,尽快制定地方性的大气保护法规,建立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将大气污染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市政协委员邵燕娜则建议,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垃圾变废为宝,把有用物质转化为资源。
参会的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委员们调查情况细致深入,分析问题客观精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将进一步加强与委员沟通交流,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继续抓好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筑牢“六一战略”生态屏障。
(蔡宏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