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赭山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工作本领强不强,学习实效好不好,党员形象硬不硬”,聚焦辖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学本领、强作风和抓落实,啃下一批群众翘首以盼的“硬骨头”,进一步擦亮了赭山党建品牌。截至10月,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113项实事已解决108件,其他问题正在持续推进更新中。
收集民意聚焦群众痛点
赭山街道辖区地处老城区,人口密集,老旧建筑多,道路狭窄,民生领域欠账较多。街道面临着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巷网格化管理、红色物业筹建等大量问题。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街道党工委顺势而为,把辖区短板、居民所盼与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有机衔接,通过居民、企业、上级、下级全方位查找问题,把问题摸准摸透,使每个社区、科室都有一本问题清单,每个人都有一本账,做到短板清楚,问题明白,为下一步制定措施补足短板打下基础。街道建立由党工委、科室和社区、党员个人层层认领“百件实事解民忧”活动项目清单,自下而上收集、自上而下梳理113件待办项目。明确项目内容、服务对象、责任主体、完成时限。
同时,结合街道实际,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收集群众在居住、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围绕“1+1+1”即“党工委+社区/科室+每名党员”三个责任主体向前推进。各社区联系点领导下到社区,到群众困难大、矛盾多地方进行调查走访,通过召开座谈会多方听取群众意见,找准问题源头,把准群众关切,为精准发力打好基础。
对标未来强化服务本领
问题的产生是多种矛盾导致的结果,同时,解决问题也受到时域空间,认识深度,解决能力,个人态度等多方面制约和影响。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结合“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一理念,街道党工委在带领大家筑牢群体免疫屏障的同时,把注意力聚集到“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上,通过梳理提出街道干部能力与当前新形势要求、办事效率与群众需求、财政收入制约民生投入、社区治理精细化等六方面矛盾和不足。对标芜湖被列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坐标,街道党工委把眼光瞄准了省会合肥这座新兴的科技城市。
他们率考察团赴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参观文化产业园、特色街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化服务中心等地方,实地调研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围绕经济发展、街区品质、社会环境、党的建设等详细进行交流探讨。参观学习全面拓宽了街道党员干部、社区主任、科室长的眼界和标准。在提高办实事能力的同时,街道还组织开展“万名书记进党校”活动,通过课堂学、红色基地现场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驱动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为民办实事中,街道党工委立足于老城区这一实际,号召大家摆脱“老办法、老经验”的束缚,在解决问题时更多地注入现代创新元素,解决民生服务保障问题。
街道立足于辖区老旧小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实际,确定了民生精准化服务保障这一目标,提出“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实施了由社区党委、居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组成的四方面联动机制,打造“红色物业+物业服务+生活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小区环境、秩序、为民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同时,完善“全科社工+网格员+楼栋长”服务机制,推进全科网格员的培训上岗,目前持证社工已达25人;他们以网格为单位,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建立社区“十本账”,开展综合服务。建立困难群体帮扶机制,针对辖区困难群体,开展结对帮扶,凤凰山社区联合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为6名鳏寡孤独人员提供就医、清洁等志愿服务,殷家山社区对11名行动不便退休老人上门完成养老资格认证。
在网格化管理中,推进网格化+大数据工作,精准指引网格员走进小区、楼宇、商业体、隐患点等地毯式开展摸排、走访、跟踪、服务工作,让辖区内人、房、事、物等数据汇起来,厘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所需的10本台账,让网格沉下去,数据活起来、需求浮上来。截至目前共计线上吹哨解决127件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线下吹哨解决125件,有效提升居民满意度以及辖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