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教育事业下好“外引”一盘棋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1-11-07 11:40:50 责编: 王素英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归根结底要教真理,学真知,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真实的自己,更好的自己。为了奏响教育新时代的华彩乐章,“十三五”期间,合肥经开区教育全面实施“外部引优”战略,积极创新“政府主导、多方合作、专家治校、开放共建”的新型办学体制。通过外部引优,一所所名校办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吸引了许多高端人才入住合肥经开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历史交汇点,经开教育将以创新续写历史,以创新赢得佳绩,以创新全力打造发展共同体,等高对接长三角,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流名校汇聚经开 教育发展实现百家争鸣

“上海与合肥的两地教育有差异但各有特点,我们把上海的教育理念带到合肥,做到有传承也有创新。”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合肥建平实验学校执行校长范辉介绍说。2015年6月,经开教育与上海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2017年8月底,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正式成立,成为安徽省首家跨省直接合作办学的学校,是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开路先锋。开启创新之举,这为未来经开教育发展提供了明确规划,也加快构建经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张充满希望的教育蓝图正在缓缓打开。

四年来,通过把先进理念、管理方式、课程体系、师培经验、校园文化植入合肥建平,为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2019年4月,合肥经开区管委会进一步扩大沪皖合作办学成果,将合肥市原南艳小学交由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管理和指导,并更名为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学校在稳定中快速发展。2021年9月10日成立教育集团,标志着沪皖教育合作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合肥经开教育全面实施“外部引优”战略,积极创新“政府主导、多方合作、专家治校、开放共建”的新型办学体制,通过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模式,与北京、上海及省市名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共建,引进了上海浦东建平实验小学、合肥一六八中学、45中学等合作开办优质名校14所,占全区21所公办中小学校比例近66.7%,合作办学比例之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前所未有,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经开南北,全区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优质教育布局。

精细管理+特色教学  年轻校园打造经开教育“新名片”

引入名校快速提升教育水平,是实现教育事业“弯道超车”的新路径。作为标杆,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的先进办学理念是什么?范辉举例说,学校创新出台《学校管理手册》,目前已完成第一版共三册的编撰,内含学校各部门、各条线的岗位职责、各类规章制度和各类安全应急预案三大块。“这些文本以学校法规的形式规范各项办学行为,并注重布置、落实、检查、考核、反馈、改进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基本形成了学校管理科学、法治的运行机制。”范辉介绍说,“围绕‘五字’德育,学校还出台了《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师生在校一日常规》,将师生在校时间及活动划分为15个块点,每一项都以视频和文字解读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师、学生的各项在校常规工作提出要求,并与班级评优、教师月考、班主任月考等制度配套实施。”

为了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鼓励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包括在小学毕业时,各年级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均为达标及以上,并较好掌握不少于3项的体育运动技能;学会一项乐器,参与并掌握不少于2项的艺术技能;独立完成科技技能四个“一”;独立完成信息技能四个“一”。“学校实施这些要求都高于国家教委提出的‘艺体2+1’的各项内容,这是我校深化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特色及创新之举。”据悉,该校制定开展“学生综合发展项目达标评价”工作方案并已启动该项目的推进,多途径开设艺、体、科等各类拓展性课程。以乐器进课堂为例,学校从三年级开始教学生学习乐器———巴乌,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这门传统乐器。“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做真人、行正事’,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行。”范辉表示。“学校倡导‘爱、律、礼、勤、洁’五字德育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从礼开始、以走显神,促行正身。” 

“档案文化”+“学号文化”+“志愿者文化”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是这一事业的前沿阵地,校长则是站在前沿阵地上的领跑者。“近年来,经开区开展‘外引内提’的发展战略,引进了很多名校。我们虽然是引进的学校之一,同时也学习更多名校的办学经验。”合肥市第45中学芙蓉分校书记、校长杨从品感慨,在合肥经开区这片教育沃土收获了很多。“我们深切体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态,因此学校既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向,又要有现实的升学成绩。大的方面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小的方面要满足家长现实需求。”杨从品认为,教育需要静心务实,把小事做好,把常规工作做到位。

“我始终在思考,什么才是好学校?”2015年5月,合肥市第45中学芙蓉分校正式成立,年仅6岁的芙蓉分校如何飞速成长为经开教育的佼佼者?在杨从品的言谈中已经找到了答案。“45中办学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个始终作为我们的办学宗旨。”据悉,合肥市第45中学芙蓉分校通过打造“档案文化”+“学号文化”+“志愿者文化”。“我们给每一位学生,从进校的第一天开始就建立了成长档案,档案的第一份材料是录取通知书的原件,档案的最后一份材料是毕业证书的彩色复印件,学生三年在校所有的活动资料包括影视频,各类获奖以及学校组织的考试都全部收纳,就连每次运动会的号码牌以及参加的项目和获奖的名次全部留存。”杨从品解释说,学生进校既要对自己现在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一直是45中芙蓉分校的工作要点。“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只重视文化课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杨从品介绍说,“2018年,学校主动申请创办学校少年宫,成为合肥市少有初级中学成立少年宫。如今,学校每周定时开展活动,确保每位同学必须参加一项社团活动,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活动内容之多,是合肥其他初中所没有的。”

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师生带来自信、快乐。一直以来,合肥经开区持续唤醒师生成长内生力,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怀揣梦想、面向未来的经开学子。 

提升品质办学格局 为学生的优质教育“加码”

名校引进为合肥经开教育带来先进的办学管理水平和广阔的发展平台,2012年,合肥一六八中学作为经开区首个合作办学的先行者,开创了经开教育改革的全新局面。多年来,合肥一六八中学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自觉履行教育使命,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由“移植”“复制”到“共建”“共生”,实现了集团共同走向优质办学的道路。“合肥一六八中学和经开区合作办学非常成功,社发局坚持‘外引内提’的合作办学思路,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绩效评价等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办学自主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陈忠好介绍说。2018年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正式建成,2019年创建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区,并成立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教育集团。截至2021年9月,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1.3万名学生、255个班级的大规模、高品质、集团化学校。

这样一个大型教育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好的顶层设计。陈忠好认为,顶层设计主要是指办学的指导思想、制度设计、文化建设和教育实践设计,其中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关键。顶层设计是一个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学校工作的纲领。“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所有学校一直坚持‘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复兴育才’的教育追求,坚持把教师的人格课程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来建设。”陈忠好表示,学校坚持“严、实、精、细”的管理原则,集团化办学坚持“横向连结、纵向贯通”的思路,以项目化管理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各校区落地生根,实现了“办一所成功一所”的集团化办学目标。

今年,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教育集团与合肥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牵手,建立联盟学校,开启又一项教育创新之举。陈忠好表示,合肥教育融入长三角,首先应该是教育理念的融入。“建立联盟学校就是借力合肥建平实验小学的先进办学理念,主动接轨长三角教育。同时,我们也为上海建平小学的沪皖合作办学如何扎根于合肥教育的土地,提供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周梅 杨小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