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改厕”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守护人民健康
来源: 王庆明 2021-11-04 14:49:47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原先的厕所是土坑,在路边很不卫生,厕所革命后,房前屋后没有臭味了,夏天蚊虫也少了,冬天不怕冷,政府还安排了统一掏粪,真的为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省去了很多烦恼。”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退休教师杨荣光高兴地说。

杨荣光家住在杨集庄南头,门前就是胜利沟,以前沟边荒草满坡、居民随意堆放柴草、大小便,特别是不少村民的“旱厕”污水随意排放,臭水横流、臭气扑鼻,群众十分渴望进行“改厕”。

image001

小厕所,大民生。2019年对胜利沟的主道进行整治以后,杨疃镇党委政府把“厕所革命”当作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推进“改厕”和治污工作,把民生工程变成“幸福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大力推广了三格式化粪池式改厕模式,强力推进污水治理,截止到目前,全镇改厕3000多户。通过改厕、除污整修全镇范围内所有沟河,改变了群众传统的环境卫生观念,提高了环境卫生意识,村容村貌持续向好,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中,镇党委政府精心部署、主动担责、制定措施、完善奖罚制度,补齐群众生活短板,在胜利沟沿岸的村庄实施整体推进,不让一滴污水流入胜利沟,不仅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而且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干净水。”镇党委书记孙建说。

image003

杨疃镇胜利沟沿岸共有枪李、杨集、扒李、虾王、蒋家、顾家六个自然庄,500多户居民,人口近3000,环境整治问题多、任务重。为给村民居住营造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保护村民的身体健康。自去年初以来,杨疃镇扎实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行动,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抓好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处理,铲除病媒生物滋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二是聚焦人居环境的“脏乱差”等薄弱环节,组织群众清除田间、沟渠内的杂草、秸秆,深入开展拆危拆违,彻底清除残垣断壁和私搭乱建。三是严格执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担当好宣传员、保洁员、监督员,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内在美”“常年美”转变。四是开展好“改厕”行动,引导居民主动自觉拆除旱厕、改造旱厕,杜绝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五是镇村定期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进行卫生巡查、捡拾垃圾,争做生态环境的守护神。

“现在国家政策好啊!改厕工作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大家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杨集村党总支书记朱振奎说道。

通过一系列清洁整改行动,改善了杨疃镇乡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绽放乡村振兴之花增光添彩。

image005

家住枪李庄胜利沟沿的居民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的生活真落后,厕所就在沟岸边,猪、羊粪便随处排,到了夏天苍蝇嗡嗡响,臭味熏天,连去河里洗手都不敢。现在好了,胜利沟治理了,环境好了,河水清澈了,厕所改革了,化粪池内抽出来发酵过的粪便能用来浇菜,这样的好事在几年前做梦也想不到,党和政府真是一心为人民啊!”(通讯员 王庆明)(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