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自古以来就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一本好书如一幅画,闪烁着亮丽的色彩;一本好书如一杯茶,散发着天地的精华;一本好书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在安徽省来安县汊河镇临溪社区,占地120平米的24小时图书馆,成为社区居民的“充电站”,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孩子们筑造一个“绿色乐园”
“以前一放学,孙子就坐在电视前看动画,喊都喊不动。现在放学后就往书屋跑,去读他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李奶奶的儿子儿媳是双职工,工作繁忙,孙子一直由她带。年龄大、文化低的她整天为孙子不爱看书着急,现在有了社区图书馆,孙子放学后有地方看书学习,让她乐开了花。
目前,临溪社区的年轻居民们在县城或者南京上班的多,子女的陪伴和教育都丢给了家里的老人。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儿童读书需求,增加儿童文学、社会科学等图书品种。并邀请社区里的退休教师来书屋做义务辅导员,通过视频学习、阅读分享、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营造绿色阅读氛围,让孩子们喜欢来书屋,不再沉溺于电视和手机,也让家长们放下心来,专心工作。
为居民们加工一个“精神粮仓”
室雅何须大,书香淳民风。临溪社区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5000余册,是滁州市首个在村级设立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更是首个24小时都开门的图书馆。村民们纷纷利用闲暇时间到这里阅读品鉴,为自己充电加油。
“车厘子种植的书还有吗?”小王是社区里有名的种植大户,他在村里承包了一百亩土地,种植草莓、水蜜桃等科技含量高、价值也高的水果。社区图书馆一成立,他就成为常客,经常借阅种植类书籍,为自己补充种植技能。这不,他又瞄上了车厘子这一高档水果,图书室来得更勤了。
临溪社区想民所想,除了大力购进各类种植养殖书籍,还出面邀请农业、养殖业的专家能手,在图书馆举办现场讲学和技术交流活动,为大家传授技术、解疑释惑,开拓群众创业致富的新思路。
临溪社区图书馆只是汊河镇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汊河其余的村(社区),均设立了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的建立,不但促进了乡村阅读的深入开展,也将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有效助力农民获得文化、经济上的双丰收、新跨越。(崔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