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坚果之王”榛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种坚果口感香脆、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好评。但是合肥产的榛子大家吃过没?在长丰县岗集镇,这里就有着江淮地区最大的榛子示范基地。2015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的张丙萍把榛子这一致富坚果带到了岗集并落地生根。六年来,她在创业的同时不忘带领乡邻增收致富。
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长丰县岗集镇井沿村的榛子种植基地时,张丙萍和工人们正在地里忙活。“这种大榛子是国内的平榛和欧洲大榛子杂交培育的,具有抗寒、果大、丰产,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技术管理简单等特点。”张丙萍介绍道。
交谈中,张丙萍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虽然一直从事金融工作,但她心里始有一个农业梦。“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大学老师的引荐,了解到省林科院正在进行平欧杂交大榛子试种项目,我自己也是学农的,就想试一试。”在多地实际考察后,张丙萍决定将岗集作为自己的农业梦的起点。2015年初,张丙萍在岗集镇井沿村流转了1018亩土地,成立了安徽东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并以每株十几元的价格,引进一批种苗,开始试种。
“因为榛子树有个成长期,一般要三年才能挂果,前期都是投入,没有收入。”张丙萍说,租地整地、招纳工人……刚开始的运营成本让她备感压力。付出总会有回报,随着树龄的增长,基地里榛子的产量开始成倍上升。“去年榛子产量有8万斤,今年有20万斤,除去人工、农资等各项开支,每亩的收益在7000元以上。”张丙萍给记者算了笔账。
我国适宜平欧杂种榛栽培的范围广,长江以北至北纬47度的适生区均可栽培。依托母校的技术支持,张丙萍建成了江淮地区最大的大果榛子种植基地,还通过引种栽培,明确了江淮地区的榛子适种品种。张丙萍告诉记者:“江淮地区是榛子适种区的南界,气候比北方地区温暖,每年的榛子在全国最先成熟,我们的榛子比主产区提前一个多月上市,能占领榛子的早市,再加上南方地区本来就是榛子销售的空白市场,所以榛子不仅供不应求,而且能够卖上好价格,这是我们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时间优势。”
在榛子越种越好的同时,张丙萍和她的东海榛业还以“基地+农户”的形式把试验成功且行之有效的种植方法传授给种植户。“我们提供种苗和栽培技术,回收种植户种出的榛子果,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也能扩大规模,吸引经销商来采购。”张丙萍介绍道。此外,由于栽苗、施肥、除草、采收榛子、起苗捆苗等用工需求量大,大果榛子项目还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基地常年使用务工农民近20人,每人每年收入2万多元,同时还带动周边近百位农民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2017年张丙萍被评为岗集镇“致富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第三届长丰县杰出青年,2019年被评为长丰县“三八红旗手”。
“马上就到秋栽时节了,今年我们准备了10万棵榛子苗,希望能够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来种植榛子,让大家一起富起来!”张丙萍表示,未来三年她的目标是带动500户达到1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