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好民生“关键事”,解决群众“烦心事”,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居民。今年以来,保定新城社区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把民生工程宣传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聚焦群众身边小事、难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
小小安康码,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安康码”作为重要的健康识别依据,不仅方便广大居民及流动人员出行,还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常态化疫情防控,乘坐公交车、逛超市等日常出行需出示健康码,几乎成了人人必备的“出入证”,而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困难重重。保定新城社区党员志愿者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志愿活动,多次开展“智慧助老数字鸿沟”智能手机使用培训课堂。
培训会上,独居老人李士荣激动地说:原先看病不会用智能手机在网上预约挂号,只能去窗口排队,关键是还要扫安康码,医护人员才让你进去;到小区大药房买药,需要扫“安康码”;到超市买生活用品,也需要扫“安康码”让我们这些老人寸步难行;现在好了,社区开展了这个培训会,让我们这些独居老人学会了这些新本领,解决了去公共场所需要出示安康码和学会了使用微信支付等功能,实实在在方便了我们老人日常生活。
免费健康义诊,提升老人健康指数
为坚持党建引领、“三治”并进、真正实现服务进社区,提高辖区老人身体健康指数。保定新城社区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独居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服务点为出发点,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季度联合同心家园社会组织及驻区共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联合保定卫生院为广大居民提供测量血压、血糖、眼科和健康咨询等活动。今年90岁的特困户老人汪先明,在做完检查后,老人高兴地告诉工作人员“以前检查身体都要到市里的大医院,还要花费不少钱,真没想到现在不出家门、不花钱就能体检,党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真正让辖区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在家门口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下一步,准备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及贫困户建档立卡。
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老人安全指数
为提高辖区老人生活安全指数,保定新城社区聚焦“书记大走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居住环境特点和适老化需求评估结果,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帮助老年人防范生活风险,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家住保定新城小区的高龄老人何俊秀,今年82岁,是社区的困难户,视力残疾一级,日常生活极其不便,儿子患精神残疾。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时,详细询问了解老人的需求,为老人进行了日常生活的评估,如洗澡、通行等方面,制定了家庭照明线路改装,安装移动便池、还配备防滑垫、淋浴椅、坐便椅,配备手杖、轮椅等方案,最大程度帮老人解决生活起居各方面的困难,现都已安装成功,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鲍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