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正染霞、暮色还未浓,涡阳县西阳镇文化广场上便已熙熙攘攘。西阳镇各村文化广场,依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而建。乡村大舞台、凉亭长廊、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小小广场丰富了群众的生活,秀出了文明新面貌。
充实群众精神生活,提供文娱好地方。清晨与傍晚,群众自发组成的广场舞队伍跳舞、练舞的身影成为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文化广场带来了活力气息;齐全的健身器材、体育设施,丰富了群众日常活动,让群众“闲”能有处乐,“疲”能有处缓;乡村文化大舞台发挥大作用,为群众搭起广泛参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文艺汇演、“送戏进万村”、书画交流等活动,让群众共享文化硕果。
架起干群沟通桥梁,政策方针广宣传。宣传栏沿广场一边而设,向群众宣传着国家方针政策、优秀典型事迹,为弘扬文明新风尚添力;广场远教平台,充分利用“大人流量”优势,因时因地循环宣传,强化宣传效果;现场宣传活动开展的好选址,人群密、近距离利于为群众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使得宣传范围更广泛,宣传效果更显著。
纾缓群众经济压力,激发广场活力。广场小摊火起来。天气晴好、傍晚时分,广场外围成摊贩聚集处。“小快灵”的地摊经济一定程度促进了就业,改善了低收入者生活。摊主多以留守妇女和老人为主,商品以衣物、玩具居多,摆摊为无技术、无资金的人群缓解生活困境。周边店铺经济带起来。广场迸发的活力,带来“人流客源”,周边店铺依附广场,商铺人气得到提高,生意火热。广场活力被激发,丰富了群众的“夜生活”,为西阳镇经济发展添花添彩。
文化广场用得好,展现出了美丽乡村风景,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得更好。(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