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岗集镇通过广开门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多措并举“留”才,不断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体系,以人才为“引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书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广开门路“聚”才
为了准确掌握“乡土人才”的底子,该镇通过“内挖+外引”的模式建立完善后备人才库,对“乡土人才”的数量、分布、返乡创业任职意愿等情况进行全面统计,把企业家、工匠、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等纳入统计范畴,各类人才按行业分类登记,不同类别分类建档,形成“一村一册”“一人一表”,为引进、培养、使用“乡土人才”夯实了基础。
在全面排查摸底基础上,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挖掘本土致富能手、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结合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充分发挥流动党委作用,建立镇村党工委和驻外流动党组织等对接联络机制,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后备人才库。与此同时,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举办乡村振兴带头人、村“两委”储备干部招聘考试。该镇党委书记主动与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报名者联系,为优秀人员抛出橄榄枝,邀请返乡发展。通过张榜招贤、逐村摸排,目前村“两委”储备干部报名人数达1400余人,乡村振兴带头人报名人数达105人,届时将择优挑选村“两委”储备干部25名,乡村振兴带头人5名,切实为村“两委”换届提供人才储备。
不拘一格“用”才
“乡土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实践经验接地气、易推广,更容易获得群众信赖和支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队伍。因此,该镇着力打好“乡情牌”、“壮骨牌”、“群团牌”三张牌,把“乡村人才”资源用起来,融入家乡发展, 一方面,立足“乡土人才”植根于乡村沃土、富有心系家乡的桑梓情怀,探索建立镇村两级联络机制,组织各村(社区)通过建立家乡微信群,定期发布家乡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信息,注重把家乡的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及时与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沟通交流,以乡亲乡情为纽带,引导资本、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回归集聚。另一方面,注重拓宽“乡土人才”参政议政渠道,注重在优秀“乡土人才”中发展培养党员,鼓励优秀“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加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顾问,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树优秀“乡土人才”典型,形成“乡土人才”回归集聚效应。
多措并举“留”才
岗集镇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回归工程,出台创业创新扶持政策,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乡土人才”进行“点对点”对接动员,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站,帮助解决教育、就医、住房等生活问题,为返乡创业者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乡土人才”留得放心。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探索为“乡土人才”开拓发展空间,依托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党群服务中心等教育阵地,培育具有先进农业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有能力的“乡土人才”办企业、兴实业,让“土专家”领路,积极融入现代农业、休闲文旅、乡村旅游等,厚植乡村产业优势,盘活“乡土人才”群体的创造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夏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