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泗城镇:“三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王健生 2021-09-24 15:44:06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近年来,泗县泗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各行政村立足实际,通过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泗城镇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消除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西部4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达到224万元,村均56万元,同比增长191%。其中10-30万元村2个,50-100万元的村1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个。胡陈村多元发展模式入选《泗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今年以来,西部4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已达到193.5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落实。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镇农经站、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财政分局等9家站所负责人任成员的泗城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局。镇党委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工作例会和调度会等会议,听取全镇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现场调度指导,推动工作落实。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实施“棋牌星”联动机制,选派3名科级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各个村常态化配备2-3名年龄轻、学历高、有闯劲的后备干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实行镇领导班子包村联系制度,通过定期深入一线调研督导,帮助村“两委”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协调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坚持盘活三资,充分发挥效益。开展全面清查,彻底盘活“三资”,着力把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招标和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发包集体资产、资源,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推动资产优化利用。充分党组织引领作用,赵庄村积极盘活闲置小学、闲置土地、闲置农机等资源资产,通过对外发包、租赁形式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9万元。胡陈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保障农民多渠道增收。由村集体出资提供种苗,苗木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后续销售,群众负责日常管理。目前,已与80多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栽植栾树5300多棵。

坚持多元发展,全面促进振兴。以推动多元发展为切口,大力发展产业,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大力推进胡陈、彭铺秸秆收储中心建设、优化秸秆机械化离田质量、加速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水平等途径,探索建立秸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机制,村均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2万元。彭铺社区依托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发展飞地经济,在北京新发地购置门面房一套,年稳定增收5万元,且增值空间巨大。胡陈村依托帮扶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建成农机大院,配置铲车、拖拉机、打捆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装备26台套,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通讯员 王健生)(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