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人民医院着力构建医改便民惠民“泗县样板”
来源: 姚森 刘海峰 2021-09-13 15:46:38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为群众提供全面准确医疗服务,离不开医疗技术水平的“硬功夫”,也离不开人性化服务的“软实力”。近年来,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党委接过接力棒以来,励精图治、谋划深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医改成果向纵深推进和落地见效,不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和人民健康水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逐渐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可谓蹄疾步稳,一年一大变,三年大跨越,倾心打造构建医改便民惠民“泗县样板”。

“京托”“沪帮”,彰显合作优势

医改对县域医疗的要求就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留在镇,大病90%留在县域医院,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技术服务能力。

近年来,泗县卫健系统着力把省内外大医院优质资源嫁接到泗县,为全县群众家门口看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去年以来,泗县人民医院与北京航空总医院实行托管合作,通过托管合作使泗县医联体建设驶入了“快车道”。泗县卫健系统牢牢抓住这一重大黄金发展机遇期,按照“361”目标要求,全力以赴把泗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为服务全县、辐射周边的知名区域性医院。

2017以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以“精准医疗”落实“精准扶贫”,先后派出七批23个科室49名专家对口帮扶泗县人民医院。2019年8月31日,北京航空总医院和泗县跨区域医联体合作揭牌签约仪式在泗县人民医院举行。2020年5月9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对口帮扶医院揭牌。同频共振、聚集合力,开启了泗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新征程。

“既授鱼又授渔,既输血又造血,北京航空总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专家们,为泗县人民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泗县人民医院院长刘文武感慨说道。

夯实学科建设,彰显专家优势

医疗是民生之需。泗县人民医院利用县委、县政府搭建的平台,以临床服务为中心,聚焦双方协调发展,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医疗健康需求,为当地和皖东北周边县市的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大医院派下来的同志都是专家,作为泗县卫健医疗系统,如何利用好专家优势,做强医院的学科建设,这是跨区域医联体创新诊疗模式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2021年是泗县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的“元年”,泗县人民医院党委紧盯“十四五”既定目标,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抢抓融入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战略机遇。全面实施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推进智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和“6S”管理;加大与上级医院或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完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借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和北京航空总医院的技术支持,健全一级诊疗科目,完善二级诊疗科目。病区从26个增至28个,床位增加至1500张。与此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人才梯队。根据医院工作开展情况,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通过简化招聘程序、给予安家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高职称、高技术优秀人才来院,选派各类优秀人员进修学习或短期培训,根据群众就医需求大力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五大中心”建设和院前急诊急救服务能力。以“互联网+医疗”模式为主要思路,加强HIS系统、电子病历整体改建;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移动查房、床边结算、手机诊疗、手机办公等业务;与上海长海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远程会诊正常化。院党委把规范化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党建重点工作,根据工作区域,结合党员岗位、特长,设立特色党小组,以持续改进行业作风、不断提升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为主线,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党小组,实现了新技术新项目的井喷式增长。

融入长三角,做好排头兵

不仅要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得让百姓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这是泗县医改持之以恒的方向。

9月11日,泗县人民医院导管室一片繁忙,泗县人民医院卒中团队成员王耀、史雷等,通过远程手术指导系统顺利完成了脑血管微创介入手术,这次手术联合术中实时影像和远程术中实时通讯协作系统。这标志着泗县人民医院医疗将跨越空间和距离限制,借力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进入全新的远程医疗协作时代按下“快进键”。

这项工作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李子付教授指导和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合作,由远在千里之外上海长海医院多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专家现场把关,基于实时直观的远程影像的互动手术规划,以及基于高清显示设备的术中远程协作,给这例高难度手术保驾护航。

医疗是民生之需,医疗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其目的就是让患者享受更多便利。近年来,泗县人民医院借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对口帮扶常态化技术支持和上海瑞金医院对口帮扶为契机,按照上级总体部署要求,为着力打造皖东北区域医疗中心,推动泗县人民医院“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加速提升医院学科技术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加快人才梯队培养,通过实打实的合作提高泗县人民医院整体实力。

曾经,泗县患者前往南京、徐州求医是常事。如今,长三角地区名医来院对口帮扶已成常态。在泗县人民医院全面融入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优质便捷”让患者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感谢,我代表全家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爸第二次生命……”近日,说起江苏睢宁的57岁老谷,他是不幸中的“幸运者”。因头晕,在睢宁县某医院头颅CTA检查,提示右侧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需去外地就诊。考虑去上海或杭州等地就医,路上堵车及到院后排号预约等不确定因素会加重病情,老谷的家人很着急。老谷的子女通过泗县人民医院医讯平台得知,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李子付教授来院会诊、坐诊指导手术等方面活动,老谷在家人陪同下办理住院手续,当天下午进行右侧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来回既减少救治费用,又能享受到上海大专家诊疗服务,离俺老家还这么近。”老谷的儿子欣喜地对笔者说。

患者就医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医护人员的医疗、科研水平获得显著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实现质的飞跃。在融入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泗县人民医院借梯登高、借势发展,援助医院也在积累了独特的区域科研数据,实现了“双赢”。

医改工作力度强不强,关键要看“领头羊”。泗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宝军表示,立足“北托南联”,利用长三角地区医院专家的“传、帮、带”,建设一批“拿得出、叫得响”区域特色专科。培养一批“医德高尚、技术过硬”医疗人才队伍,倾心打造立足泗县,服务周边诊疗“新名片”,着力构建医改便民惠民“泗县样板”,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这是一种誓言,更是一种力量。(通讯员 姚森 刘海峰)(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