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丹城镇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抓手,大力提升组织力,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推动实现“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聚焦产业兴旺,打造特色小镇
丹城镇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化解村级债务作为首要任务盯住抓,将党建活动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党支部+村级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助力产业发展。通过外出观摩学习交流经验、镇内互比互促激发干部干成事干好事的斗志,让主题党日+走入产业基地,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目标,逐步形成以X021县道沿线特色果蔬产业带(葡萄、无花果),打造产业兴旺小镇,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
二是聚焦人才短板,激发人才活力
丹城镇及时制定《丹城镇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分门别类建立乡村人才库,全面摸排农村返乡能人206人,其中中共党员35名。进一步加强乡土能人队伍建设,注重乡土人才培养和开发,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人才助力家乡发展,利用“能人助村”催生“裂变效应”。各村召开返乡能人座谈会,拓宽交流渠道,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共谋发展,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发挥能人模范作用,吸引更多资源和力量到农村有所作为;利用场院会、微信等平台积极宣传“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拔培养优秀青年农民,积极吸纳优秀毕业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培养,2021年度拟培养15优秀青年农民,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源头活水。
三是聚焦文化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用好“红色教材”,通过户户走到、召开院场会广泛展开社会公德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承“向善、向上”的精神,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家风、民风、乡风,打造乡风文明村。挖掘革命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开展摸底调查,在7月1日为该镇142名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激励一代一代共产党员拼搏奉献、接续奋斗。
四是聚焦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打造白果村等5个村党建示范区,深化“五长共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守井人”的意识,将看得见的环境整治与看不见的思想引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党建引领、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长效机制,推动守井护水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保持每周三下午开展洁镇洁村工作机制,引导各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打造红旗村、白果村两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做到全员上阵、全域规划、全域整治,推动“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五是聚焦组织振兴,抓牢组织建设
该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逐村研判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做好村两委档案备案管理工作,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优化“两委”班子配置,打造一支会谋事、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队伍。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强化提升行动,落实“一村一策”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细化整顿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形成整顿方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构建党建共抓的新格局。(司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