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昨晚是不是又没回家?”
“爸爸回家了呀,只不过爸爸晚上回家的时候你已经睡了,爸爸早上出门的时候你还没醒。”
山湖苑社区工作人员徐立凯一边修着三楼卫生间的水龙头,一边笑着跟大家分享今天中午和小女儿的对话,语气充盈着宠溺和无奈。
进入开发区工作的第15年,早出晚归似乎已经成了他的“默认打开方式”,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局势严峻的今年,他彻底把自己变成了人形陀螺。
每天早上上班前照例去所属网格“溜”一圈,看看小区几个门卫亭的保安门卫是否准时在岗,翻翻疫情防控宣传台上的登记表是否完备,再问问早起晨练的大爷大妈们最近生活上可有什么不便需要社区帮忙。今天给东家修水管,明天给西家通马桶,时不时还得爬高上低地给小区树木剪枝丫。女儿眼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爸爸,却是山湖苑社区居民群众心中“随叫随应随时到”的全能管家。
这周,按照上级文件指示,山湖苑社区全员投身60周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工作中,他又和社区其他几个有车一族组成了山湖苑社区摆渡车队,除了定点在接种点之外,全部时间都用来载着去接种或接种完的老人往返于小区和医院。“我们老人腿脚不便,之前社区也有小规模的接送,但根本不够,现在天天小区门口都是4、5辆社区车来回跑,才终于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刚刚打完疫苗准备坐“专车”回家的张老太朝司机小徐竖了个大拇指,他是老年人口中贴心服务的护卫军。
白天的疫苗接种抓得紧,夜间的防疫巡查也不放松,即便是家有急事,他也是快速处理完便立即赶回社区,晚七点到早七点当值时间段的各项巡查从来都是风雨无阻、片刻不误。查记录、查卫生、查物资、查人员,他是商铺负责人眼中一丝不苟的纪律员。
他有百变的身份和一张笑脸,辛勤穿梭在辖区的街头巷尾,用朴实而真挚地方式“笨拙”地坚持着,坚持着用点滴力量为群众办实事、为居民谋幸福。(徐立凯 袁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