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堆放了杂物,拍下来。”“小区垃圾桶满溢,拍下来。”“一上午我已经拍了5张‘黑镜头’,希望曝光后及时整改。”昨天一早,在蜀山区南七街道丁岗社区街头,60多岁的苏友兵正在忙着用手机拍照“挑刺”——将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拍下来发送给社区,由社区督促整改。
如今,在丁岗社区里,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像苏友兵一样,自发利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城市环境不文明现象,并将之反馈给社区。“这些拍客年龄分布较为均衡,上到六七十岁的老爷爷,下到十多岁的在校学生。”丁岗社区党委书记孙礼青介绍,他们自告奋勇地担当“挑刺员”,每天闲暇时间就在社区里溜达,随手拍摄下社区环境顽疾。仅最近半个月,就由居民拍摄反馈并整改不文明现象30多例。孙礼青说,下一步,社区还计划将这些“陋照”制成小型社区展览,让居民们看到真实图片引发讨论和反思。
同时,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市民的参与积极性,鼓励民间拍客的“挑刺”行动,社区还出台了回馈激励机制,凭借拍摄的挑刺作品数量和质量,拍客们可累积积分在社区爱心银行兑换一些小礼品,以此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并参与到“文明随手拍”活动中。
“由我们市民‘挑刺’不仅更客观透明,也从侧面反映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深入民心。”张启元之前从事过摄影行业,是一位有着10多年“拍龄”的街拍大师,也是一位青年党员。他说,这几天挑刺找出的一些问题,街道和社区都已经“对症施策”,特别是针对“僵尸车”占道现象,街道社区已经联合交警部门进行了多次的集中整治,使得原本充斥辖区的“僵尸车”纷纷销声匿迹。(焦伟韦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