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草沟镇地处泗县西南角,人口9.3万,耕地20.1万亩。南北沱河、唐河浸润全境。交通优势突出、产业基础稳固、经纪人队伍活跃、集镇商贸市场繁荣。今年以来,草沟镇主动衔接,不等不靠,五指联动、“四弦齐弹”,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弹好“产业振兴”压轴弦,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泗县草沟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实现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联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撬动乡村振兴。
草沟镇自2018年就大幅度推行“一户一块田”试点和旱改水改造,积极提高土地利用率。围绕提升农业效益,发挥酵母工程的带动效用,建设四“万”农业基地:
一是万亩生态育林和林下经济基地。依托于城万亩绿化苗木基地,进一步优化苗木品种,提升产品档次,同步发展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
二是万亩有机杂粮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牧原养殖、正邦养殖等企业的沼渣、沼液,在瓦韩、大张、于韩等村种植绿豆、赤豆等有机杂粮。积极培育一批粮食购销经纪人、经营户,畅通杂粮销售渠道,确保产销有效衔接。
三是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依托隆平瑞丰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在草沟、街南等村发展10000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基地。
四是大安万亩优质水稻基地。投入项目资金238万元,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动与农技部门沟通联系,不断改进大安等村水稻种植品种,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
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八“千”项目
一是5000亩金丝绞瓜项目。力争未来三年,金丝绞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积极谋划深加工项目,发展集育苗、生产、储运、加工于一体的金丝绞瓜产业链,进一步打响金丝绞瓜这个泗县产业品牌。
二是2000亩艾草种植项目。力争未来三年大梁艾草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同步发展初加工、储运等项目。
三是1000个瓜果蔬菜大棚项目。扩大大梁、汪尚等村大棚草莓种植规模,依托禾洲肉牛养殖、牧原生猪养殖粪便、沼渣沼液在侍圩、大张、于韩等村发展有机蔬菜,争取未来三年大棚蔬果种植发展到1000个以上。计划建设一个大型青储饲料中心,让大张、侍圩等村整村发展青储饲料,让青储玉米、与肉牛养殖、蔬菜栽培联动循环发展。
四是2000亩稻蟹一体化项目。依托大安村千亩稻蟹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扩大大安香稻、沱河金蟹和鳜鱼种养规模,争取资金,建设保鲜仓储设施,做好宣传推介文章,形成品牌效应。
五是1000棚食用菌栽培项目。依托街南村汪夫利300亩蘑菇栽培大棚,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建设一个1000亩蘑菇栽培基地,完善水电路和产品分拣、保鲜、初步加工包装等相应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六是3000亩红叶石楠苗木繁育项目。依托大梁村张彪600亩苗木繁育基地,加强协调服务,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扩大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繁育面积,力争未来三年发展到3000亩。
七是5000亩鲜食山芋种植项目。依托草沟村沈玉飞、于韩村韩昌松等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计划未来三到五年,鲜食山芋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以上,争取实施大型山芋保鲜仓储项目,错峰销售鲜食山芋,实现种植效益更大化。
八是5000头西门塔尔肉牛养殖项目。草沟镇现有共福园、禾洲、戈阳三个肉牛养殖场,目前存栏量近3000头,未来五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年出栏西门塔尔优质肉牛5000头以上。计划建设一个肉牛繁育、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基地,联系上级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开展优质肉牛品种繁育,引进一个肉牛屠宰加工项目,配套完善牛肉冷链储藏、运输物流、电子商务等设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养殖业附加值。
目前,草沟镇“四万八千”基地和项目解决就业4340余人,年务工收入8600余万元,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余正彩)(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