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三潭公园
来源:芜湖市弋江区政协 2021-08-11 12:33:04 责编:奚正喜 王悦 朱磊

在芜湖市弋江区的中心地带,有一处风景美丽宜人的开放式公园—-三潭公园。多年来,它已成为市民们周末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三潭公园位于老盆塘沿地区,由原址里东塘、中塘、西塘三口池塘而得名。2015年建成开园,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水陆约各占一半。

一个凉爽的午后,我独自漫步到公园的西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方体巨石,正面镌刻着“三潭公园”四个鲜红色遒劲大字。左拐,宽阔的石板路旁一株硕大的雪松傲然挺立,拾级而下,即见一湾碧水,便是西塘了。入口处是小广场,前部呈凸型分布的5个花坛鲜花盛开。平台里,有跳交谊舞的老年夫妻,有踏滑滑板或者旱冰鞋的少年儿童,还有步履姗姗的孤独老人,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西塘四周绿柳环绕,小径旁女贞、海桐、石楠绿意盎然。在南边道旁有一古色古香的小亭,翠柳掩映,精致优雅。

从道台衙路桥下穿处步行过去,即是中塘。往北走首先看见的是一个三十余米半圆形的主广场,背部是巨型文化墙,上有老盆塘沿地区历史文化传说浮雕。往前是四十多米长的亲水观景平台,一些俊男靓女在那儿忙着拍照。塘面不远处,荷花朵朵,红的像火炬,白的像雪。有的已经完全盛开,花瓣粉嫩的像婴儿的笑脸,吐露着嫩黄的花蕊;有的含苞欲放;还有的是翠绿的小花苞,煞是可爱。有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们前来活动、游玩,孩子们蹦蹦跳跳,你追我赶,欢声笑语,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从西往东沿小道闲庭信步,两边花草五彩斑斓,生机盎然。往前走,中南街道制作的“好人在身边 德耀中南”的镂空长方形宣传栏矗立在绿荫从中。沿着小径两旁竖立着安徽好人、芜湖好人、 弋江好人 、中南好人的宣传标牌。每位好人典型事迹都简写其中,并配有大幅照片。伫立在每个标牌前,我不禁想到,社会主义传统道德文化离不开这些“好人们”的大力弘扬;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也是我们每个普通百姓的责任!

继续前行,不久即可见塘中俯卧一座玲珑秀美的三孔石桥。拾级而上,凭栏远眺,中塘、西塘尽收眼底。在阳光照耀下,塘水清澈,波光粼粼。游鱼已经欢畅起来,搅动得水面涟漪层层。这时候,两只小野鸭不知从哪个角落窜出来,趾高气扬地在水面逡巡游曳,鱼群顿时不见了踪影。

下石桥往东行即是东塘,从北往南走过蜿蜒曲折的木栈桥,便来到一处大的圆形活动广场,“健康主题公园”六个白色大字耀眼醒目。这时,我见到了一个中老年妇女舞蹈队在排练。她们有二十多人的规模,统一穿着鲜艳的服装,面朝正北排好整齐的队列,手上拿着羽毛球拍扎着的彩带,伴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由东往西走两百多米,在石孔桥的斜对面,有几株高大的法国梧桐和香樟树。它们枝繁叶茂,老干粗大,有的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据悉,在该园建设过程中,为了留住绿色,园内保留了原马塘区(弋江区前身)医院门口的雪松和市十三中门口的法国梧桐和香樟树。由于三潭公园三面被小区高楼环绕,为使周边群众“开门见绿”,弋江区政府便保留了老树。我看到大树下有几位退休的老头儿聚在一起,一位正在吹口琴,吹奏的是六七十年代的老革命歌曲,引来周围不少老年人或驻足静听,或热烈鼓掌。

继续往西走,还有一处绿色长廊引人注目。长廊的七根廊柱被五色包裹,其上被绿植覆盖,宣传橱窗内正刊出一期以“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少数民族知识专栏。原来,这是中南街道兴隆街社区精心打造的少数民族风情休闲长廊,不时吸引周边群众停留观看和歇息。

在长廊前平台驻足,丽日下远处的楼房留下清晰的倒影,景色甚是美丽。回望西边沿塘是一排绿柳,六月的柳树像似一位成熟的淑女,她们的柳枝轻盈飞舞,在微风的吹拂下滑过水面,让水面露出羞涩的涟漪,一根根的柳枝上下飘荡,在水边就像一位位京剧中的花旦在水袖长舞,显得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样的诗句我不知不觉的吟诵起来。

夕阳正红,照得公园亭台、石雕和石桥熠熠生辉。  (月文)

 

来源:芜湖市弋江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