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工作是维护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都在基层。为了高质量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近年来,涡阳县高公镇通过整合基层“扫黄打非”执法力量,标准化建设“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站点,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巩固筑牢了“扫黄打非”防火墙。
站点建设标准化。按照“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要求,高公镇本级成立“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站、各村(居)成立“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点,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镇、村基层联络站点统一制作“扫黄打非”联络站点标牌,健全“扫黄打非”工作队伍,建立了专职“扫黄打非”队伍、兼职“扫黄打非”队伍、志愿者队伍。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同时开设宣传阵地,公布举报渠道。通过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动员鼓励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每个人都是义务监督员的社会氛围。
执法检查常态化。高公镇“扫黄打非”联络站牵头各村(居)“扫黄打非”联络点对本辖区内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娱乐场所、宗教场所等监管区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确保辖区内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娱乐场所、宗教场所等可管可控。根据各类监管对象情况,高公镇“扫黄打非”工作站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检查,每月对重点区域进行暗访,同时在重大时间节点联合县扫黄办、县文化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检查,确保辖区内文化市场安全。
平台管理融合化。高公镇“扫黄打非”联络站点不断整合人员力量、工作平台和工作任务,持续推动“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基层宣教工作、宗教工作融合发展,不断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坚决遏制“黄”“非”等低俗有害信息对群众的侵蚀,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文化环境。
宣传活动多样化。调动基层“扫黄打非”力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艺轻骑兵四季走基层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扫黄打非”宣传,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网络安全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等工作,通过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文艺演出、讲座报告、主题班会、村村响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扫黄打非”工作,引导辖区内群众健康上网,不浏览涉黄色网页、网站,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黄非”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文化垃圾,让群众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同抵制各种“黄非”社会现象,提高群众参与“扫黄打非”的积极性。(茹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