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家家景园社区按照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通过搭建“微平台”、释放“微能量”、递送“微服务”,解决群众小困难、小需求、小梦想,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进一步拉近党群距离,推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切实让党员“动”起来,服务“做”起来,形象“树”起来。
“征集”微心愿,架起“连心桥”
“微心愿”体现群众心声,心愿可大可小,从电饭锅、电暖器到柴米油盐,从书包、书本到棉衣、棉被,涉及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以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服务群众、打动群众、让群众信任。为提高党员圆梦“微心愿”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前,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排查摸底,对辖区内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广泛征集具体、实在、易于落实的“微心愿”,并对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梳理、核查、分析和汇总,重点核对被征集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心愿内容等信息,综合评估“微心愿”的合理性,确保每一个心愿都是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最现实的需求。
“点亮”微心愿,争做“圆梦”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帮助的人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一群人来帮忙,那么汇聚起来的能量将是无限的。根据征集梳理的微心愿,社区建立了“微心愿”信息库及在职党员基本信息库,及时掌握在职党员服务情况,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后援支撑。今年在社区的组织下,牵手联动共建单位、四联四定单位、党群连心桥单位以及支部等资源,项目认领“微心愿”20个,在职党员们纷纷进社区亮身份,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同时社区将实现难度较大的“微心愿”发布到党建联席会上,通过广大爱心人士参与共同来点亮微心愿。
“圆梦”微心愿,传递“大温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因事“微”而轻视。从一桶油、一袋米面到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尽管只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在党员贴心的服务下,群众的一些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感谢党员志愿者,实现了我们的‘微心愿’,我们生活在这样和谐、温暖的社区里,感到很幸福。”辖区71岁的汪奶奶拿着志愿者送给他的油和面,激动地说。汪奶奶一个人居住,子女都不在身边,生活十分困难并节俭,老人的心愿是有人能为自己购买日常生活物资,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认领了此心愿,为其购买了米和油,并送至老人家中。今年已经62岁的唐大爷,孩子自闭症,生活仅仅依靠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一家生活,还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经济的困难和身体的劳累让唐大爷显得格外憔悴。唐大爷说她年龄大了,记性也越来越差,希望能有一个新的电饭煲,方便为家人做饭,也不用担心饭会焦;71岁的王阿姨也是一名独居老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服药,家庭困难。为了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王阿姨的愿望是有一个血糖仪,每天能及时监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些心愿虽然微小,但对于困难的家庭而言,真是雪中送炭,意义非凡。社区工作人员和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亲手将精心挑选,认真准备的物品,送到了困难群众手中,看到居民收到礼物时开心的笑容,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感到十分欣慰,实现“微心愿”的困难群众们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对在职党员、爱心人士、党组织的关怀深表感谢。
截至目前,社区发布的“微心愿”项目已认领20个。圆梦微心愿活动搭建了党员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引导在职党员更好地融入社区、服务居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入户征求群众的“微心愿”,到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将这份小爱汇成大爱,“微心愿”凝聚成大梦想,形成人人可为、随手可为的良好社会氛围,用他们的小小善举,温暖着一座城,让辖区处处盛开文明之花。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推进“微心愿”行动,大力弘扬正能量,发动更多的组织及个人参与到活动中,真正为辖区居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生活问题,帮助更多居民圆梦实现微心愿,切实让辖区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徐静 季云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