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泾县昌桥乡多措并举,把学习与抓好中央巡视安徽省反馈泾县昌桥乡问题整改、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落实县、乡重点项目任务等整体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有序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动员部署有“速度”。第一时间制定《昌桥乡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昌桥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5个组,即秘书组、综合组、宣传组、联络组、巡回督导组。先后召开党委会、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中心组学习交流研讨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动员部署。宣传办牵头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广泛动员乡机关、乡直单位、各村党员志愿者,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以多种形式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把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根本,全面解决好群众各类问题。
便民服务有“力度”。围绕党建引领民生工程重点工作,积极推进“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实施,细化工作举措,让办实事成果切实服务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昌桥乡通过为民服务中心认真梳理排查群众、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共138条(其中乡级层面10条,村级层面128条),截至目前已完成82条。帮助企业办理政策兑现4家,企业招商预审2个、发改立项2个;调解林地矛盾纠纷4起,解决实际困难1起,解决实际问题39起,调解土地矛盾纠纷8起。通过12345热线、泾县论坛、群众诉求等渠道解决群众困难26件次。该乡上报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事项,均已全部完成,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力量,通过线上发动、上门宣传、广泛联系、重点对接等形式,引导辖区居民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铺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该乡常住人员接种新冠疫苗19068人,接种率达86%。
志愿送暖有“温度”。广泛发动全乡17个村组建志愿服务队,汇集近200名在职党员志愿者,以主题实践、固定党日等形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整治、健康义诊、法律政策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150人次。活动中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困难家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困解难20余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为群众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10余次,确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实现基层志愿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
宣传教育有“深度”。利用LED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发布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宣传标语,并在205国道沿线布设了5块大型的党史教育社会宣传标语。该乡还以65个党(总)支部为抓手,推进落实党史学习“线”上教育,充分利用好各党员微信群、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优质平台,将支部学习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党员大会等集中学习的时间段系统学习党史知识,呼吁大家在空闲时间观看微网课,在“大美昌桥”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专栏60余次。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共计18次。完成22场“举旗帜·送理论·讲党史”集中宣讲活动,实现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让党史学习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发表学习教育信息80余篇。同时,组织乡直单位、各村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等学习载体进行学习。组织全乡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主题思政课等方式,讲述解读党的故事10余场; 开展了“青少年学党史”和“新四军精神进校园”活动4次,培养孩子们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党史学习有“广度”。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昌桥乡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依托新四军在田坊红色展厅积极拓展教育阵地,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变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1处。2021年5月10日,田坊村红色记忆展厅被泾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确定了首批党史教育基地并授牌。展厅相关制度、红色微小党课、宣传手册、讲解设备及讲解通稿等工作基本相继完成,并成立了昌桥乡红色宣讲小分队。
学史力行,昌桥级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砥砺奋进,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继续把为民服务办实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切实实为民解忧。(钱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