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村民,今天中午二院到2850针,相关卫生院到1176针北京生物二针疫苗,于今天下午和明天接种。请第一针接种北京生物满21天以上的村民携带身份证到两个医院排队接种。今天下午接种时间是2:30,明天早上7:30,下午2点,”陈塘村的大喇叭早上八点准时响起。我叫徐*芳,是汊河镇陈塘村党总支书记,在村里工作几十年了。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喇叭”作为农村最主要的通讯工具,曾经在长时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逐渐消失了,没想到现在重新回来了!
今年年初,镇文化站组织我们各个村书记开会,研究应急广播的维修工作。这个工作我是十二分的支持,应急广播的完善和推广给村里各项工作的宣传提供了便利。我回来以后及时组织人员排查有问题的广播和需要加装广播的地方,形成初步方案上报党委政府。四月初,施工队来了,先在村部维修播出平台,后又在自然村安装大喇叭,我们村比较分散,经过科学布局,能让每个自然村都能听到。联网测试,喇叭声音响亮,传播距离远。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扩大 新冠疫苗接种范围,筑牢人民健康防线打下坚实基础。
4月份,我村疫苗接种任务下达,要求全部应种尽种,任务大、时间紧,而且村民对疫苗接种不了解,有抵触情绪,这时大喇叭就起作用了。白天不停地播放疫苖宣传音频,大喇叭声音大,听得清,能把政策很清晰地传达到村民耳中。在安庆疫情出现反弹时,我们及时通过大喇叭播报疫情实时数据,给老百姓敲响了警钟,通过宣传,村民都打消顾虑,积极前去接种点接种,就连村上最固执的人,也主动前去,因为听懂了政策、知道了好处。我们村完成比例在全镇遥遥领先,大喇叭功不可没。
村民李大爷傍晚时分,一边端着饭碗,一边竖着耳朵听广播,他和我感叹:“徐书记,大喇叭真是好啊,给我们这些不懂微信上不了网的老年人打开了一片新世界”。是的,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弥补了微信、微博、新闻APP等互联网平台无法覆盖农村老年人的不足局面,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收听方便的特点。人们在闲谈或休息的时候,就能听到上级政策宣传、农业生产信息、病虫害防治预警或方法。我为这项接地气的民生工程点赞!(来源:徐*芳口述,来安县汊河镇民生办 潘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