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涡阳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通过动漫等形式,对蕴含在其中的廉洁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将其转化为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食粮,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文化熏陶中自觉增强廉洁意识、涵养高尚品德、筑牢思想堤坝。
宣传道廉文化 推动警示警醒
涡阳是老子故里、道源之乡。《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如何让文字上的廉政理念以丰富形象的形式体现出来,发挥其教育警醒作用,从而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做到廉洁从政,涡阳县纪委监委认真进行了探索思考,根据老子的廉政思想,制作了四集廉政微动漫《老子说廉政》。
该片以动漫的形式,对《道德经》中蕴含的无为而治、淡泊名利、崇俭抑奢、慈爱为民等廉政思想进行了形象阐释,提醒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节俭戒奢、关爱百姓,带头弘扬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价值观。
涡阳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涡阳是老子故里,宣传和弘扬《道德经》中的廉政思想,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知荣辱、明廉耻,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制作《老子说廉政》动漫,就是要通过新颖的形式,更好地宣传和弘扬道家廉政文化思想,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挖掘历史传说 丰富载体形式
道竹桥位于涡阳县石弓镇石羊村南侧的包河上。传说,唐初有个叫张士贵的专员,他打着为民造福的幌子,启奏皇上拨银建桥,皇上准奏,随即拨银万两。张士贵偷梁换柱,用建桥的银两为自家修建了豪堂华舍和陵墓后,才用剩下的石料在包河上建了一座八孔石桥,命名为“道竹桥”。后来,张士贵罪行败露,便举兵造反,被薛仁贵双鞭打下马来,死于非命。
道竹桥传说鲜明地体现了贪污腐败、败亡于身的深刻道理,警示为官从政者要慎用手中的权力,做到清正为官、清廉为民。为有效发挥历史传说的教育警醒作用,让历史关照现实,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知古鉴今明得失,涡阳县纪委监委根据该传说组织创作了动漫《道竹桥传说》,并入选安徽省第一届廉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库。
“看了《道竹桥传说》动漫后,我才知道我们石弓镇还有这座桥的传说。张士贵因贪失命,得不偿失,这部动漫挖掘身边的廉政故事,更有警示教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廉洁诚信四字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才能无愧于组织赋予的权力,得到群众的认可。”涡阳县石弓镇一名干部在观看《道竹桥传说》后深有感触。
弘扬铁军精神 传承鱼水情怀
“‘新四军,彭师长,谁提起来谁夸奖。你种田,他帮忙;你打麦子,他扬场。日本鬼子来扫荡,抗敌拿起冲锋枪。军民合作一条心,打跑鬼子保家乡。’这首在涡阳县新兴集群众中流传多年的歌谣也正是新四军第四师与群众鱼水情怀的真实写照。”这是涡阳县纪委监委制作的廉政动漫《铁军精神 鱼水情怀》中的一段内容。
1939年9月6日,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涡阳新兴集,建立豫皖苏边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作为一支战斗在皖西北的抗日劲旅,新四军第四师在彭雪枫的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铸造了不朽的铁军精神,如守纪如铁的作风、严于律己的风范、亲民爱民的情怀等。为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积极提炼、展示红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政元素,从而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涡阳县纪委监委创新方式方法,以新四军第四师纪律严明、服务人民的红色精神为主题制作廉政动漫《铁军精神 鱼水情怀》。
“以动漫的形式宣传新四军四师严明的纪律和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到很新颖,更容易打动人心,易于传播。”在观看了《铁军精神 鱼水情怀》廉政动漫后,涡阳县一名党员干部说道。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纪律教育最生动有力的教材。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廉洁文化有机融合,将时代赋予的创新与传统碰撞,通过强大的文化力量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古鉴今、鉴往知来,恪尽职守、廉洁修身。”涡阳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