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财政(国资)部门“三聚焦三突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来源: 李建刚 劳鑫 2021-06-04 15:29:43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宿州市财政(国资)部门主动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找准涉及财政(国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三聚焦三突出”,切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奋力“开新局”中坚决扛牢财政(国资)之责,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财政(国资)系统走深走心走实。

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高质高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统筹谋划。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议,及时安排部署落实上级党委最新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机制,明确关键节点。认真制定《宿州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以全市财政(国资)系统全体党员为学习教育对象,围绕关键环节,突出阶段重点,制定13项专题活动计划,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步骤不乱、内容不虚、措施不空。

三是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先后开展了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党史“第一课”、“党在我心中”党史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党史知识测试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全体党员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党员用好“学习强国”、订阅党史学习类微信公众号、收藏中国共产党员网,围绕党史学习内容,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截至目前,市财政局(国资委)各直属党组织共开展各类集中学习40余次,参加各类党史专题培训、专题讲座和宣讲团报告会18场次,撰写党史学习心得体会百余篇。四是提升政治站位,确保取得实效。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每月召开两次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并成立督导组对18个基层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梳理分析工作短板,提出整改要求建议,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聚焦主题主线,突出特色做法

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主线,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根据支部科室职责范围,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创新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充分了解基层群众和单位的诉求,制定任务清单,推进任务销号,真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财政(国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截至目前,市财政局(国资委)共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70件。

一是注重与财政(国资)本职工作相结合。如机关第一党支部积极推进33项目民生工程落地落实,市民生办多次深入基层一线,重点对棚户区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类项目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是注重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如市城投集团党总支围绕惠民便民、为民利民持续发力,结合城市整体规划,积极谋划推进智慧停车场建设。目前,已建成使用6个停车场,提供停车位1443个,有效解决了周边市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

三是注重与当前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如市交旅集团党总支书记和分管项目建设的领导深入项目一线,每月召开项目调度会,现场指导调度项目实施进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目前,京沪线宿州站改建工程(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银河一路东延项目、黄淮海智慧物流园项目、新能源充电桩项目等市级重点项目正有条不紊按序时进度推进。

聚焦工作目标,突出履职尽责

市财政局(国资委)围绕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完善预算“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不断提高财政(国资)治理服务效能,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强大动力。

一是在落实国家战略方面:市财政局(国资委)持续助力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争取“淮海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对接合作,累计投放我市企业资金60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二是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严格按照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始终把财政支农摆在优先保障位置。2021年,市县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8.71亿元,较2020年增加178万元。

三是在落实民生工程方面: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奋力擦亮高品质民生底色。2021年,全市33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137.98亿元,截至5月底,已到位资金104.96亿元,已拨付68.5亿元,实际支出51.23亿元。

四是在落实“四送一服”工作方面:安排专班先后走访148家企业,参加政策宣讲会2场,银企对接会2场。今年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拨付制造强省资金2424.7万元。

五是在落实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方面:积极将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经费纳入市级公共预算,提供各项资金5520万元,为我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李建刚 劳鑫)(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