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午收大忙,在泗县泗城镇胡陈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院内,被打成捆的秸秆码放整齐,一辆辆转运拖拉机有序进出。“草场出人力出机械,免费帮大家把麦草打成捆,我们种起地来也方便,运草捆子过来,还按捆给我运费,真是又省心又赚钱。”胡陈村村民黄继国说道。
近年来,泗城镇坚持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土地等资源,在全镇建设4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按照“集体搭台、企业唱戏、主角不变、协同发力”的原则,由村集体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市场化经营主体入股合营,吸引群众、农业合作社参股参工,打造全方位农事管家。
“我们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以农业生产服务为经营主体,以秸秆、建筑垃圾收处和有机肥加工为两翼,既服务于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又服务于周边的种植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经营者陈进说道。
胡陈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对内整合村扶贫资产农机大院、烘储中心,对外吸引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型适用农机具,全面提升合作社农机服务水平,现有收割机、打捆机、旋耕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专业农机具45台,联合近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耕种管收、产地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
胡陈村将秸秆、建筑垃圾收处和利用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作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两项重要功能。通过集中收储、转运、销售,全面推动午秋二季全村18000亩作物秸秆高效离田,着力解决农村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中的建筑垃圾处理难题。通过引进有机肥厂,既解决了普通农户的禽畜粪便处理难题,又为周边的牧原农牧、新联禽业做配套。
“胡陈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生态环保解压纾困,变废物为资源,变垃圾为现金,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者兼顾。”泗城镇党委副书记倪化龙说道。
胡陈村还积极探索新型农业托管模式,推动服务链向农资采购、技术示范、咨询培训、产销对接等“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拓展,最大限度地将农资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整合在一个服务平台上,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推动农村三产融合。通过集体入股、农机租赁等形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农民、村集体和农机合作社等多方共赢。(王虎)(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