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1980年10月生,200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0年间,他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始终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做农村娃最亲的人,先后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如春风般滋润农村娃的心田
在师范学校时孙浩就是一位优秀的团干部,长期受到团组织的教育。毕业后,孙浩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回到小学时的母校任教。一排低矮的瓦房,破旧的教室,微薄的工资……他曾纠结犹豫过。但作为一名党员,孙浩下定决心,选择坚守,“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了解农村的孩子,我应该为乡村教育尽一份力”。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村里成年人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们只能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角色缺失,孩子们极度需要呵护。冬天的乡下特别冷,孩子们的脸冻得像吹起的红气球,手上裂出一道道血口子。孙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专门买来冻疮膏,又弄来煤球炉,暖了孩子们的身,更暖了孩子们的心。一对兄妹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只能委托亲戚们帮忙照看两个孩子。孙浩知道后,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日常生活学习缺什么就给买什么,周末还带他们回家打打牙祭。
孙浩下课很少回办公室,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聊天。每当提到爸爸妈妈时,孩子们总是默默流泪。为缓解他们的思念之情,孙浩便在教室墙上设计了“全家福”。很多孩子把家人照片贴在墙上,让爸爸妈妈陪伴自己上课。孙浩还准备了笔记本,记录每个家长的联系方式,让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话常常听到爸爸妈妈声音。孙浩的默默付出,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更增进了与他们的感情。孩子们把孙浩当成了亲人,常常把自家的花生、青菜带来给他,口口声声都是“俺孙老师”。
立志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
要想改变孩子的命运,仅仅和孩子们做朋友还不够,必须用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帮助孩子们成长成才。孙浩再一次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的包里,始终放着老校长送给他的教案。他时常拿出来认真研读,即使在干农活休息的时候,也不忘拿出来看一看。小河旁、田埂上、大树下……都留下了他学习教学技能、钻研教学业务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书中研读苦学的内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2007年埇桥区“教学大练兵”活动中,孙浩获得了第二名并被推荐参加区级教学比赛。由于接到参赛通知比较晚,轮到孙浩时只剩一个课题可选,而第二天上午就要参加比赛。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课题陌生的不利因素,孙浩没有畏难退缩。他加班到凌晨深夜,用白纸画出一幅幅生活情境图,为学生做好一根根趣味小木棒,梳理出一道道教学新流程……第二天,孙浩从先行引导展示到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赛场教学氛围,增进了师生良性互动,也激发了在场评委的浓厚兴趣。几位评委从后排走到了中间,驻足观看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孙浩把握学情、顺学而教的好做法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和认可。
业余时间,孙浩也没有闲下来,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水平。酷热的暑假,孙浩白天帮父亲干农活,晚上自己埋头苦学,报考的四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满分通过。在参加省“教坛新星”评选时,孙浩用一台借来的笔记本电脑,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入选者里年龄最小的教师。在全省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展示课,受到一致好评。他那质朴自然、有深度、有广度的课堂,曾荣获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观摩课一等奖,参与编写修订的《基础训练》《寒暑假作业》,供全省小学生使用。
当好年轻教师的引路人
由于工作出彩出色,中心校党支部进一步给孙浩压担子、搭台子,把他调到一所面临撤并的学校从事教务教研工作。调入后,他迅速带领一批年轻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从抓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开始,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促进教师成长,改变师生面貌,扭转老百姓对学校的看法,为学校赢得了口碑。
作为省市区“送培送教”首席专家,孙浩与多位老师签订了帮扶责任书,从制定成长计划着手,帮助他们提升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在孙浩鼓励带动下,一位乡村老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多位乡村老师先后在省、市、区优质课评选中获奖。如今,他帮扶的教师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带领着本校老师有声有色地开展教研活动。这些年轻教师常说,他们从孙浩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法,更多的是谦虚严谨锐意进取的精神。
2012年,孙浩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援疆支教工作。从宿州到皮山县,跨越几千公里距离,气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差异较大,让初来乍到的孙浩一时难以适应。“南疆与内地相比,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提升,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孙浩克服种种困难,开始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支教之路。他以皮山县优质课大赛为突破口,手把手教当地老师制作课件,开展师徒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反思一节课活动,在实践对比中让当地老师得到历练。孙浩白天给毕业班上四节课,晚上准备自己的示范课,期间还要帮结对子老师修改教案、课件,连续半个多月每天只睡3个多小时。经过不懈努力,他帮扶的老师最终荣获一等奖。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教师的教学研讨意识明显提高,学校成长起一支“不走”的教研队伍。
由于出色的教学能力,省内外名校纷纷伸出橄榄枝。但作为一名党员,孙浩仍然选择了坚守,并于2020年9月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面对荣誉,他坦诚自己只是乡村教师一员,“荣誉应属于所有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努力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群体”。(宿组轩)(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