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协商”“企社协商”“民社协商”,2019年8月17日,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三社协商”,通过统筹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以居民议事点、党员议事室、微信议事群为平台,协商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
“三社协商”,促进多方主体参与
所谓“三社协商”,是指社区、学校、企业以及居民多方参与,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不同治理主体结构嵌入、功能互补、行动协调和资源整合,对辖区内涉及民生、全局性、联动性重大问题、重点工作进行决策研究、协商处理。加强与安大深度合作,构建校社服务平台,发现和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增强辖区企业参与,发现企业带头人和热心商铺,发现并确定居民具有共性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快完善居民自治,大力培养大力发现并培养社区党员带头人和热心志愿者等,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探索发展院落自治、团队自治等多种民主自治形式。
为了整合更多的社会输入资源,社区将辖区众多企业、商铺作为协商议事的重要对象。“微爱行”志愿服务队就是一支由龙河路社区与辖区企业、商铺协商建立的志愿服务队,利用自身专长为社区居民带来各种贴心服务。目前,已经打造“志愿理发师”“爱护口腔”“四点半课堂”“巧手插花班”等志愿服务项目。
平台搭建,突出居民主体作用
社区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及时掌握社区需求,全面搜集社区治理所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针对社区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措施和建议。
搭建线上平台,提高居民参与度。利用居民微信群等及时发布社区事务信息、政务信息等,让全体居民更快速更准确地了解并参与进来,形成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组织线下共商,及时掌握社区需求。对于社区重大事项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小组会议、“居民代表议事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居民意见。居民遇到急事难事或是有共性需求,可以将情况发送到微信群内,也可以到社区“老街坊议事厅”当面反映,再由社区将优秀党员代表、居民骨干、校园代表、物业代表等多方力量联合起来,组成各级议事代表,共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近期,社区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辖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多种形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第一,对于大型企业、建筑工地等,在固定接种点设置单位专场;第二,对于有需求的居民,租用大巴车在方舱集中接种;第三,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设置巡回接种点,为在校师生筑牢防疫屏障。
党建引领,聚焦协商成果共享
实现社区协商自治的重要成果,就是要依据各社区独特资源优势、民情民意,打造社区特色治理与服务品牌。社区结合三里庵街道“微公益创投”项目,吸纳老党员、热心街坊等,打造“当你老了”、“宠匠文明”、“邻里相缝”等7个重点社区治理服务品牌项目。发动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以及外部资源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的队伍,身体力行做宣传。
今年安徽大学北侧的龙河路沿线改造被列入重点工作推进,针对沿街立面混乱、店铺招牌不一、围墙栏杆老旧破损严重等问题,进行专题整治。为改善校园外部环境,拆除违章建筑期间,社区充分发动党员和普通居民的力量全程参与其中,4人一班,每天在施工现场巡查、协调、解释,有力的助推了改造。
龙河路社区自“三社协商”工作开展以来,先后通过协商议事处理各类大小事务80余起,消除各类治安及安全隐患36处。通过信息联动,调动居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全面实现了社情民意“早知道”,社区服务“全方位”,群众联系“零距离”,社区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邻里之间“常互动”。(时阳 仲名山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