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就想出院了,支队的同事肯定都忙坏了,就是家人、领导都不同意,让我再观察观察。”4月21日,在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相关会议上,宿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政委马建军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紧急就医。5月8日,在医院病房见到躺在病床上的马建军时,他还在想着工作和同事。
勇挑重任 任劳任怨老黄牛
今年4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入查纠整改阶段。马建军作为市公安局教育整顿领导小组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成员,牵头负责教育整顿重点案件排查、智能化数据排查和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等工作,整治公安队伍“六大顽瘴痼疾”中与群众接触最直接、利益最密切的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问题。
4月21日早上7点多,马建军如往常一样第一个到办公室,便立即组织市局重点案件评查专班,对教育整顿期间梳理的重点案件进行评查、会商,中午也顾不上休息,又通过电话指导各县分局梳理评查重点案件。下午两点半,在全市公安机关教育整顿重点案件排查会商会上,他因多日加班加点,过度劳累突发重疾,晕倒在会议室,后被紧急送医救治。市领导得知后,充分肯定了马建军在教育整顿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并批示要求广大政法干警学习他甘于奉献、忠诚履职的精神。
自工作开展以来,马建军从部署组建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等方面全程参与,带领、指导法制支队民警逐卷评查局直各单位重点案件,从海量警情、案件卷宗中梳理出一线执法中存在的顽瘴痼疾,从严从紧从实抓好情况大起底、线索大清查、顽症大整治、问题大整改,从法制工作方面有力推进了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稳步有序开展。
忠诚履职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马建军坚持法制工作就是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的工作理念,全力提升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服务基层能力水平,主动作为,推进全局执法规范化走上了新台阶。
2020年底,市公安局在对警情梳理中发现,噪音扰民问题已经成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起草合法有效的工作规范这个重任落在了马建军肩上。时间紧迫,马建军立即带领支队同事着手起草相关工作规范。半个多月里,白天他和同事研究制定工作规范的各个细节,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向办案民警征求意见。夜里他回到办公室翻阅与噪音处置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时为了确定一条条文的具体内容、表述是否符合“法言法语”、是否合法,他要翻阅十余本法律书籍。正是他的履职尽责,涵盖公安机关管辖范围、接处警处置、案件办理程序、法律依据等方面的工作规范及时出台,为基层民警执法提供了全面、合法、符合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依据。成效很快显现,在随后的噪音污染专项整治后,全市噪音类警情同比下降30%以上,切实解决了噪声扰民突出问题。
在法制岗位工作多年,马建军深知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先后制订起草了《宿州市公安局受案、立案工作规范(试行)》《宿州市公安机关接收其他机关移送案件的规定》《宿州市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刑事案件衔接工作机制》等多项执法制度,全面落实执法责任,严格各个办案环节工作流程、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质量考核标准,规范执法办案场所使用管理,使每名民警明确执法中承担的责任,推动了良好执法习惯的养成,为全市公安执法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公平正义 严格把好案件“质检关”
为了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马建军在审核案件时,始终把案件的定性是否准确、办案程序是否合法、强制措施是否符合规定、处罚是否得当作为审核裁量的重点,切实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落到实处,做好公安法制“质检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9年5月,马建军负责一起涉黑涉恶专案的内勤综合工作,专案线索由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交办,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批示要求。时间紧,任务重,马建军把办公室当成了家,凌晨1点休息成了常态,有时甚至到凌晨4点才休息,第二天又照常投入专案。作为专案中的法制专家,他围绕线索,积极查找相关法律依据,从案件的受立案、审讯、强制措施、调查取证和涉案财物等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指导,严把案件质量,并对案件办理中出现分歧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积极加强和检法的沟通协调。经过近6个月的侦查调查,专案组形成笔录材料400余份、佐证材料70余份,线索核查及案件调查材料5000余页,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与同事多次论证后确定嫌疑人为一般刑事犯罪,不构成恶势力违法犯罪,确保案件办理依法依纪依规,结论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2018年以来,马建军参与多起有社会影响的涉黑涉恶案件的侦破,共审核刑事复核报告105份,审批刑事拘留20人,取保候审26人,审查提请批准逮捕41卷,审查移送起诉32卷,审查经侦支队案件立案29件,审查经侦类案件撤案16件。
一心为民 改进“说理”执法方式
行政复议工作是公安法制部门依法化解矛盾争议,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马建军始终坚持以监督为重、民生为本,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进“说理”执法方式,积极向当事人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2017年3月,灵璧县居民郭某和胡某老两口来到法制支队申请行政复议,马建军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申请人郭某与郭某某两人是堂兄弟及邻居,两家因宅基地产生纠纷至今已快15年,两家的恩怨纠缠不清,经常发生争执与打斗。在2016年7月14日清晨5时许,两家再次因宅基地纠纷发生争执。马建军创新方式方法,秉承化解矛盾“三心”,以设身处地的爱心,不偏不袒的公心,不怕麻烦的耐心,最终让当事双方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这起积怨深久的行政复议案件,达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人生有限,奉献不止。马建军总是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地履行着一名法制民警的职责,把有限的精力献给了公安事业,献给了人民群众,用无限赤诚捍卫着法律的尊严,谱写了一曲法制民警无私奉献的赞歌。参加公安工作三十年来,他先后获嘉奖11次,荣立三等功4次。(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