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牵挂,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愁白了发。一位81岁高龄的平凡母亲,51年来,为了做儿子的眼睛,她克服重重困难,用柔弱的肩膀为儿子撑起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钟世秀,女,1940年10月出生,芜湖市高安街道高安村老三队组村民。81岁的钟世秀,一生育有7个孩子,五子吴启黑生于1967年12月,一家人日子虽不富裕,但是却也其乐融融。可是在吴启黑三岁的时候,不幸降临到这个温暖的小家。
吴启黑突发高烧不退,一家人先后奔波于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就诊,但却毫无见效。虽然当时家庭条件比较困难,钟世秀也没有轻言放弃,借遍了邻里亲戚,筹措资金,带着孩子前往芜湖市一院治疗。医院的检查结果给了这个家庭一丝希望但又是一个令人感到绝望的消息,手术治疗可以治好吴启黑的病,但是高昂的医药费是一座压垮这个家庭的大山。无奈之下钟世秀含泪抱着儿子吴启黑回了家,最终吴启黑的视觉神经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导致双目失明。
钟世秀看着双目失明的儿子心疼万分,背地里不知抹了多少眼泪。但是,钟世秀鼓励自己不能被生活打倒,儿子现在需要她。钟世秀紧紧的抱着儿子,眼神坚定地对儿子说:“虽然你看不见了,但是有妈妈在,只要我还在,我就一直做你的眼”!就这样,钟世秀每时每刻守在儿子身旁,端水、喂饭、洗澡、教孩子上厕所、穿衣,摸索走路等。
钟世秀自己虽然不识字,但是不放弃对吴启黑学知识的任何一个机会。她有空就带着吴启黑去小学围墙边或者教室走廊下听老师教书。她知道儿子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够听听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也是极好的。由于母亲的耐心和坚持,吴启黑虽从未上过学,但是通过平时听到老师的教学,也掌握了一些知识。
2010年,老伴因病去世,照顾儿子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钟世秀一个人身上,而此时七十多岁的钟世秀双眼已患上白内障,视力逐年下降。为了照顾好儿子的生活,钟世秀几乎从不外出,怕儿子一个人在家不习惯,家里多年来生活物品的摆放位置一点没变。
2016年,由于房屋拆迁,母子二人搬到白象绿洲小区安置房。刚到新环境的时候,为了排除吴启黑内心的紧张和陌生感,钟世秀每天都会紧紧的握住他的手,带着他一点点的熟悉着房间的布局。只要有空,她就带着儿子到路上散散步、聊聊天,活动身体。已经80岁的钟世秀,听力已大不如从前,即便贴着耳朵也需要大声说才能听见,但是对于儿子吴启黑的声音,钟世秀却是异常敏感。
吴启黑也在妈妈的鼓励下,慢慢的适应了属于自己黑暗的生活。几十年钟世秀没有单独离开过家,没有出去散过心,她担心儿子离开了她,生活上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问起钟世秀这么多年的坚持累吗?她总是坚定地说:“不累!照顾好儿子是我的责任”。钟世秀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一直健康活下去,能多做几年儿子的眼睛。
“51年了,要是没有我的母亲,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日子。”吴启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穆茜)(审稿: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