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晚上21点多,国网泗县供电公司刘圩中心供电所的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微信公众号推广低于50%的台区明细已导出打印好了,请各位客户经理明天晨会时来拿走。” “叮叮叮......”,22点多,微信群里又弹出一条消息“张店村小胡坝的袁光全家已修好送电……”叮叮叮,“党费收据开好了,请各位党员明天上午来拿”。
其实,这都是一个人的工作,他就是张成军。 张成军是退伍军人,在部队就积极入了党。2007年3月,他从部队转业来到刘圩供电所,一干就是14个年头。
用电客户的“好保姆”
他曾担任过客户经理,现在虽然不从事客户经理工作,但是之前服务过的老用户找他,他还是随叫随到。笔者前往山头府前街台区的陈宏领家,他的老伴瘫痪多年,生活起居医疗也离不开电,陈老伯告诉我:“小张这人很勤快,家里没有电了,不管天多晚,只要一个电话就会赶过来维修。老伴是一刻也离不开电,真是多亏了他,不知道怎么感谢他呢”。
“像山头镇政府台区的刘家甫家,两老人都80多岁了,还有张店西台的高士德家,老伴也是多年卧床不起,还有骆场台区的高周氏,五保户,都98岁了……”这些困难用户住在哪,他都很清晰地记在脑海里。虽然他已不是客户经理,但是他还是义不容辞地为这些用户服务,他总是笑着说“都是供电所的事,我来服务,别人就省的来了!”
客户经理的“好帮手”
在农村供电所,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不多,高中文化的他刚开始接触也是一窍不通,但是他肯学,愿意接触新事物、新知识。“技多不压身”是他的口头禅,他向所里老微机员请教,从零开始,学习基础的电脑操作,慢慢学会并熟练掌握了营销SG186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专业性强的系统。在笔者负责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时候,他就经常主动来采集办学习走流程,召测数据等。
“俺文化水平低,得不懂就问,多问问多练练就会了,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不是嘛。”张师傅淳朴地笑说道。
学会电脑后,他也从来不藏着掖着,帮助客户经理查询和导出一些数据,配合现场人员召测数据等,他从不嫌麻烦拒绝,每次都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助弄。慢慢地,他成了客户经理的好帮手。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都是为了供电所,忙点累点也无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质朴是他的本性。
在推广“安徽电力”微信公众号和网上国网app的时候,刚开始客户经理都不会操作,他主动先用自己手机做“实验”,再找邻居手机做“实验”,熟悉操作后,主动对接客户经理,传授各种安装、注册、绑定的技巧,客户经理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客户经理戚云说:“张成军是位负责任的好同志,有他帮助,我们工作省心多了。”
各个工种的“全能砖”
今年42岁的张成军,在供电所里年龄不算大,但他经历的岗位不少,当过客户经理,做过营业厅柜员,担任过采集维护员,现在是刘圩供电所党建信息员和支委、维护班班员。
俗话说“要想干好工作,就必须热爱工作”。作为—名普通的基层供电人,他保留了军人的那股不服输的热情和绝对服从的品格。在工作中勤恳踏实、尽职尽责,对客户经理特别是年龄大的同事充满耐心,对工作充满热情。
2013年开始智能表轮换的时候,他加班加点,为了确保每天智能表更换的系统流程当天走完,他曾经连续5天吃住在所里没回家。
在担任采集维护员期间,采集失败户每天都要召测上几遍,及时联系客户经理现场处理,如果解决不了,他会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当时所里做到了无连续的采集失败户。
在担任山头服务站营业厅柜员期间,未发生过一起投诉事件,所里也未接到过一次客户不满意的电话。有一次下大雨,因为热心把自己的伞借给前来缴费的用户,用户还在“安徽电力”微信公众号里留言表扬过他。
作为维护班班员的同时,他还是兼职党建信息员。白天有抢修,得下去抢修,夜间还要参与值班。有时候,只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腾出时间整理党建资料。
他任劳任怨,党费收缴,“三会一课”系统录入等基础党建工作都能够主动按时完成。共产党员服务队活动,他更是期期不落。春节前,他还为多户贫困家庭义务更换了家中老旧线路。刘圩供电所党支部2020年党员民主评议投票,全票评定他为优秀党员。提到张成军,老党员袁开江不吝夸赞他“是忠诚的榜样,是奉献的典范”。
以所为家的“无心人”
“工作这么多年,最对不住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了”他有些自责,些许伤感。随着供电所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新业务,新指标越来越依靠系统支撑,他的工作量也自然成倍地增加。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在所里过的,更没有陪妻女和老人出去游玩,女儿在外地考试和上学都是爱人请假去的。
小女儿曾埋怨:“爸爸你以后就别指望我和姐姐给您养老了,人家父亲都带孩子春游,你从来没有带我们出去过。”爱人也很不理解:“哪个电工像你似的,晴天忙,阴天下雨你也忙,比总理还忙。”
面对女儿和爱人的抱怨,他仍然一如既往。每当聊起这事,他只是摆摆手一笑:“干一行爱一行,谁让咱热爱这个工作呢!”(通讯员 娄飞)(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