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涡南镇杨桥村被列为全县帮扶涣散村,该村从党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入手,镇村联动开展行动,用两年的努力使得杨桥村旧貌换新颜。现在的杨桥村,水泥路平坦齐整的联络各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沟渠相通河水清澈。强党建、亮村貌、兴产业、促增收,杨桥村走出一条立足自身的乡村振兴路。
织密服务网格,引领文明新风尚。村口的小卖部建立“服务驿站”定期更新党报和书籍,门前摆起小板凳,免费供过往群众翻看。村里的阅览室常年开放,桌椅齐全、书类丰富,成为村民农闲时聚集充电的场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定村规民约,组建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树起文明新风。结合邻长制推广,选出 52名邻长、5名组长、5名片长,织密织细网格,实现全网联动,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积极引导村民自治,更好地为全村3982名村民服务,努力实现乡村善治。
加大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崔华金同志介绍说:“村里的主干路、胡同巷路面全部硬化,全面实施自来水入户,集中清理近35条小胡同,75处垃圾堆放点,实现对村内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转处理。”水变清了、路变宽了、空气也好了,家家户户大门前整齐地放着定期回收绿色垃圾桶,村道两旁建立小三园养起花草,一片赏心悦目的场景。80岁的村民杨林坐在自家门前笑呵呵地说:“现在的日子真是让人过不够。”
促进产业发展,铺就村民致富路。找对路子、开好方子,积极探索新模式。2019年,杨桥村开始尝试“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养牛、养猪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杨桥村和谐种养殖合作社,探索出一套“统一出苗、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的模式。两年间新建1个养牛大棚,扩建5个养猪车间。通过这样的模式,杨桥村带动60余村民就业增收,为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夯下坚实基础,产业铺就的致富之路愈发清晰。(盛王辉 马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