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研究生学历,2016年7月入职,现任安徽涡阳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
初到涡阳县供电公司,为了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用最短的时间融入国网这个大家庭,王志强总是抓紧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不断学习、钻研业务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他的业务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017年4月,国网2017年第一期新员工培训如期举行,亳州供电系统共31名学员参加培训。王志强深知这次培训是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契机,同时他也意识到他们31名学员不仅仅是代表自己参加培训,更是代表了亳州公司,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亳州供电公司的整体形象,因此他在培训中格外的认真、努力。2017年7月,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带着培训期间“优秀学员”“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的荣誉,他回到了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培训期间取得的一点荣誉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他下一步工作的鞭策,因为从这时开始,他才算真正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工的身份转变,才算正式开始了他国网工作的旅程,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以更加坚定的毅力和勇气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2018年是涡阳县脱贫摘帽的关键一年,涡阳县供电公司将全县78个贫困村电网、设备全面摸排工作交付于他,他深感责任重大。此次贫困村电网设备的全面摸排目的是真实了解贫困村电网台区的低电压、重过载、“卡脖子”现象,为下一步全面改造夯实基础。面对如此繁重艰巨的任务,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2018年9月,他主动放弃了婚假,继续投入到贫困村电网设备、摸排工作中去,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让老百姓用上合格电、放心电,他深入到贫困村现场核实数据,通过连续3个月不懈努力,最终按照时间节点提前时完成了78个行政村、795个台区基础数据的建档,并将贫困村档案、一村一方案及建改项目录入生产实时管控系统“精准扶贫模块”,受到省公司的通报表扬。
在涡阳县供电公司工作的五年里,他深切感受到了“涡电”人身上洋溢着的那种“敢为人先、实干在先、创新争先”的精神。受此感染,在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同时,他也主动向老师傅学习业务技能,探讨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力争找到新的、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涡阳县变电站设备运维大多还停留在人工巡检阶段,变电站内温湿度、电缆沟水位超出合理范围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可能会引起变电站设备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供电可靠性。为了寻求解决办法,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变电站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变电站内重要参数进行远程实时动态诊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变电站巡检人员远程发送语音报警,及时提醒巡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缩短了事故的停电时间。2018年11月6日,这一实用新型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参加工作以来,他已先后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3个发明专利正在实质审查、8个实用新型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是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减少客户停电时间,提升客户获得电力体验。自2019年5月负责带电作业班以来,王志强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两年来,他带领带电作业班组从2019年的全年155次到2020的700余次,带电作业次数增长了4.5倍。质量从简单的一、二类作业到三、四类作业全覆盖,大大的提高了不停电作业手段,有效的保障了供电可靠性,对公司的各项指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志强带领带电作业班开展35千伏变电站带电作业
电网行业是高危行业,但带电作业更被业内人士称作“高危中的高危”。在每次带电作业开始前,王志强总是对带电作业的可行性、现场勘查、三措一案及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施工方案进行充分准备,对作业实施细节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预想,全力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万无一失。“要让客户可靠满意用电,我们就要做到少停电甚至是不停电。”王志强说,“两年来,我们在不停电作业技术方面不断突破,特别是2020年,全年共完成了700多次带电作业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客户‘获得电力’满意度。”
为了提升班组人员的业务技能,王志强带领带电作业班克服了人员少且日常工作任务重等困难,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扎实开展实操演练,晚上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聘请专业教练进行现场指导,对薄弱点进行集中攻克,有效提升了班组员工的理论和技能水平。2020年12月10日,在第十届亳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10千伏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中,王志强所带领的班组从亳州市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的成绩。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王志强先后获得安徽省电力公司“优秀共青团员”,亳州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涡阳县供电公司“先进工作者”,带电作业班获得亳州供电公司“先进班组”。
雏鹰初展翅、志当存高远。通过个人的努力,王志强这只国网雏鹰,正在展翅高飞,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涡阳县供电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娄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