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环峰镇“四部曲”持续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现常整治、常巩固、常提升,大力推进全域环境由净化向美化转变。
四重责任严落实。一是实行双组长制度,镇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人大主席任常务副组长。二是落实分级管理责任,下设三个工作小组,镇宣传委员指导镇文明办负责城市社区;镇人大副主席指导美丽办负责农村区域;分管交通副镇长负责道路沿线区域整治。三是压实包村组长责任,要求各包村组长深入到村(社区),督促各村(社区)严格按照调度清单,做到对单销号,力保环境整治有成效。四是严格村级主体责任,村(社区)按照镇领导小组的要求,负责完成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对照镇督查清单中的问题及时整改、销号。
问题导向补短板。一是紧紧抓住镇国、省、县、镇主干道沿线整治、突出村庄“五清一改”,重点围绕废弃房屋拆除、乱堆乱放清理、污水整治、旱厕拆除、城区背街小巷亮点打造、无物业小区管理等,实行项目化管理,挂图作业,确保整治提升任务有序、高效落到实处。二是通过建设村庄“五小园”、创建最美庭院、打造精品小巷、社区党组织代管无物业小区、将废弃地改建停车场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环境由“净化”到“美化”的转变。
清单调度常整治。由包村干部带领镇控违中队进行每日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清单,实行每日一调度,要求责任单位立行立改,立改见效。由执法中队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督查小组,对各村已整改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现场核实对单销号,做到常整治、常巩固。
整合要素强保障。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截至目前,该镇已下拨200余万元,安排各类机械70余台,投入到各项整治工作中,后期预计还要继续加大投入。二是推进移风易俗,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镇共青团、妇联及各村(社区)党组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组织党员、青年和妇女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义务清理活动,在加大人力投入的同时,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带动城乡居民树立起整治环境人人有责的新风尚。
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280个自然村的整治提升,其中打造精品版村庄14个、升级版31个、标准版235个;基本完成境内11条70公里长的道路整治,其中2条国省道、6条县乡道、3条精品旅游线路。在城区打造精品小巷2个,治理提升背街小巷23条、无物业管理小区26个。(吴雅琳)